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学习时报】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胸怀“国之大者” 奋力担当作为 加快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4/06/17/ 11:24 来源:学习时报

【学习时报】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胸怀“国之大者” 奋力担当作为

加快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胡昌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发展,多次赴西部省区市考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以宏阔视野擘画了西部地区发展的美好蓝图。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西部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甘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胸怀“国之大者”,奋力担当作为,加快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甘肃作为国家西部老工业基地,必须紧紧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行动,深入推进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链成群,以氢能、新型储能、航空航天、重离子装备、同位素靶向药物开发等为发力方向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谋划实施一批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赋能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大科学装置、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创平台体系,突出重要产业领域布局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链条韧性培育锻造行动,做优做强石化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实施数实融合提质增效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推动智能制造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着力培育壮大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行动,加快建设绿色能源体系,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化发展。实施企业竞争力突破提升行动,“一企一案”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速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发展支撑力。

  聚焦筑牢生态屏障,加快绘就美丽甘肃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甘肃作为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阻挡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等沙漠汇合的生态屏障区,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贡献。必须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健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荒漠化综合防治等长效机制,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打好绿色转型整体战,落实“双碳”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健全生态补偿及生态产品交易等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多管齐下守护蓝天,综合施策守护碧水,强化管控守护净土,城乡协同守护家园,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好生态修复系统战,推进河湖湿地修复治理,强化脆弱地区生态治理,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守牢生态安全底线。打好国土绿化持久战,依托“三北”等重点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打好治水兴水升级战,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在开源和节流两端协同发力,强化引调保总量,细化约束降损耗,深化监管防浪费,加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安全保障能力。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深入实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措施,统筹发展沙产业和沙地特色经济,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防沙治沙之路。打好环境安全保卫战,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常态化管控生态环境风险,久久为功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质的美丽甘肃。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我们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根本动力,加强系统谋划和整体推进,充分激活和释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突出改革重点,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从发展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加快科技创新、国资国企、民营经济、财政金融、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机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把牢价值取向,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紧盯就业增收、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养老托幼等急难愁盼问题,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办成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讲求方式方法,悉心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坚持守正创新”“注重系统集成”等改革方法论,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结合起来,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结合起来,把重点突破和系统推进结合起来,把深入谋划和狠抓落实结合起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效能。

  聚焦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形成合作交流新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我们必须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这个最大机遇,形成多向并进、内外兼顾、陆海联动的开放新局面。加力打造高能级平台,推动兰州、嘉峪关、敦煌国际空港和兰州、天水、武威国际陆港提质扩容,促进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铁路航空口岸等平台联动发展,推进兰州、天水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开辟国际货运、客运航线,增加国际货运班列运力,持续扩大节会展会影响力,为现代化建设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注入更加充沛的动能。加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入落实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兰州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承接加工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外贸产业,带动外资外贸外经协调联动发展,扩大同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规模。加力深化多层次合作,积极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引进“三个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和头部企业,带动更多产业向甘肃集聚、产能在甘肃扩容、产品从甘肃走出去。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构建安全发展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我们要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为构建新安全格局作出更大贡献。破立并举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大力推进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和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开发,加快实施陇电入鲁等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建设好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持续做好能源保供稳价等工作,着力打造国家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基地,提升能源供给韧性。立体施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抢抓国家在西部具备条件的地区布局建设战略性产业基地、物资储备基地和基础设施机遇,围绕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链,加强关键生产设备、核心元器件、基础原材料等产业备份,切实打造安全稳定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靶向施治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紧盯中小金融机构、平台债务、房地产市场等重点领域,加大自主化债力度,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新增隐性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实现城乡融合新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要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加快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充分发挥“一键报贫”机制作用,完善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持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集中支持国家和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民群众致富增收为目标,充分挖掘“土特产”资源,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大力引进培育现代农业企业,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陇原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力做好积石山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一老一小”等民生供给保障,扎实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聚焦维护社会和谐,加快开创主动创稳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我们要切实维护民族团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造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和纽带。切实做好宗教工作,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加强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宣传教育,提高宗教界自我管理水平和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和治理,精准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信访难题攻坚,打造更高水平平安甘肃。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实做细安全生产全面责任、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宣传培训、应急救援“五大体系”,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聚焦加强党的领导,加快汇聚干事创业新合力

  我们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跳起摸高、担当作为,奋力把西部大开发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甘肃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图景。深入推进凝心铸魂工程,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选贤任能工程,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健全容错纠错免责工作机制,加大对基层干部关心关爱力度,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深入推进人才赋能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自主培养与柔性引才相结合,完善人才管理、评价、激励、使用、流动等制度机制,着力抓好科技创新、金融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深入推进强基固本工程,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深入推进先锋引领工程,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纵深推进“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基层党员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服务群众、投身发展、狠抓落实上,努力谱写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