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能工巧匠亮“绝活” 共展甘肃神韵美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侧记
“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甘肃展区。 本组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文洁摄
季茂杰正在雕刻敦煌木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甘肃技能大师带来的敦煌木雕、唐卡制作、洮砚制作等技能技艺展演,展现了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的关注。
在甘肃展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南藏族唐卡代表性传承人”丹增坐在画布前,用铅笔打好底稿,然后左手端起颜料,右手执笔,专注地开始着色染色制作唐卡,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丹增边画边向现场观众介绍,唐卡的绘制过程共有十几个工序,包括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等。绘制唐卡使用的都是天然矿物质染料,以朱砂、珍珠、珊瑚、绿松石等矿物类为主,这些材料色彩鲜艳且耐久性强。“制作一幅唐卡短则一两个月,长则数年,像这样一幅25cm×30cm的唐卡,需要10天到15天才能完成。”丹增说。
构思设计、起线开池、雕刻打磨……甘肃省级技能大师张斌雕刻砚台的过程“行云流水”。
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其以石色碧绿、质坚而细、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甘肃洮砚生产主要分布在卓尼县洮砚镇辖区境内,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据了解,制作一方洮砚,要经过选材、出坯、打磨、抛光,再到粗雕、细雕等十余道工序。“砚以用为上,砚堂砚池是核心部位,砚堂要做到平整舒适,保证研墨时能起到很好的下墨和发墨效果。”张斌介绍说。
在张斌的作品中,一款金黄色的香插格外引人注目。“这款香插采用洮砚石瓜皮黄材料所制,受《千里江山图》的启发,想刻出山峦叠嶂,小舟翩然的样子……目前,这款香插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在新产品创作摸索中,我也在听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做出更多大家喜欢的好作品。”张斌说。
省级技能大师季茂杰创作的敦煌木雕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一段段木坯,经过季茂杰的精雕细琢,变成了一尊尊惟妙惟肖的立体雕像。同时,敦煌文化也通过木雕得到传承和发扬。
制作木雕工艺品,一般要经历构思创意稿、凿粗坯、修光、打磨、着色上光等步骤。季茂杰善于挖掘利用原始材料中美的要素,再结合敦煌文化元素进行创作。刀起刀落间,木屑轻舞,在季茂杰娴熟的雕刻手法下,一尊敦煌佛像逐渐成形……
“这些技能技艺可谓是指尖上的文化传承,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着匠人的技艺与智慧!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希望能有机会欣赏甘肃美景,品味甘肃美食,感受甘肃的文化魅力!”来自湖北的观众侯达飞说。
大赛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宴,更是各省、各国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桥梁。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7月03日甘肃省院前急救技能大赛开赛
- 2024年06月04日西和县:举办刺绣技能竞赛活动
- 2024年05月16日比拼技艺 传承匠心——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甘肃获奖选手群像
- 2024年05月15日巧手织幸福 “绝活”助增收——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乡村工匠技能技艺展示交流活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