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支撑
侯万锋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我们要立足甘肃发展实际,紧扣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需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除阻碍颠覆性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及新兴技术顺利转化的机制障碍,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堵点卡点,加快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结构,充分发挥掌握现代技术、适应高端设备、具有专业知识的创新型人才的支撑作用。
健全人才体制机制。要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为主线,强化各类科技计划的统筹协调,选择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条件成熟的战略性数字领域,强化体制跟进、政策支持和场景培育,为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支撑提供有利条件。深化创新型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协同联动,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优化新技术准入等制度。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发挥产业链引领带动作用,构建优势互补的创新联合体,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健全创新型人才集群与创新型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通创新型人才基础前沿最新成果向创新链下游渗透的创新通道。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力度,建立激励高端创新人才创新投入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前提。要着力打造西部创新高地,围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在人才培养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针对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产业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建立科技人才参与决策的机制和渠道,探索交叉融合、产业协同育人新模式,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分类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主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求,动态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优化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社会多元力量一体共建、高度贯通的培养体系,以多种形式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施技能强企行动和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积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康养服务等领域,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搭建技艺传承和展示交流平台。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资源为高端人才培养提供创新平台和技术供给,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提供有利条件。
完善人才使用机制。用好用活人才资源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聚焦束缚创新人才创新创造的堵点痛点,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为高端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遵循人才发展规律,优化高端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激励高端创新人才发展,促进高端创新人才成就事业。倡导弘扬科学精神,涵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厚植高端创新人才成长成才的沃土。主动为高端创新人才排忧解难,着力解决好高端创新人才安居、教育、医疗等问题,为高端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原创性、颠覆性成果提供基本保障。
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汇聚创新资源,加大引进和聚集人才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建立健全高端人才常态化引进机制,着力打破地域限制,引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的“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科研团队。深化科技合作,探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机制,积极搭建全球学术交流与创新平台,鼓励支持创新型人才参与前沿科技合作计划,承担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储才蓄能。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未来产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前沿交叉领域,优先打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数字经济等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储备能够产生颠覆性技术变革、引领未来创新发展的人才资源。加强与教育、科技、人社、文旅等部门的密切协作,开辟引进高端人才“绿色通道”,为引聚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过程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
改进人才评价机制。持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产业组织多元评价主体作用,推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价机制与产业化发展的核心需求合理匹配。全面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型人才创新活力,围绕重点核心技术攻关领域,依托重大项目组建专项科研团队,给予充分研究和财务自主权。加大对承担前瞻性、战略性、基础性等重点科技任务的创新型人才的激励力度,构建以知识价值、能力和创造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探索实行弹性工资和绩效工资等薪酬激励方式,做好培养创新型人才、吸引创新型人才、留住创新型人才的全链条保障,以创新型人才可持续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质态跃升。
作者为兰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20日当临泽小枣遇上新质生产力
- 2024年06月13日山丹:新能源装备制造激发新质生产力
- 2024年05月28日当好“开路先锋” 因地制宜培育铁路行业新质生产力
- 2024年05月30日【强信心 看发展】向“新” 向“智” 向“绿”——甘肃电投集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