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观察】传承工匠精神 展示技艺风采——探访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甘肃展区

 2024/08/01/ 09:0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文洁

【观察】

传承工匠精神 展示技艺风采

——探访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甘肃展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

  庆阳香包、东乡刺绣、天水漆器……走进第一届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甘肃展区,多姿多彩的甘肃手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

  7月25日上午,第一届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暨“技能中国行2024”系列活动在山东东营拉开帷幕。为丰富大赛活动内容,大赛同期举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果展、技能大集,展示黄河流域九省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就、技能人才培养成果、职业技能竞赛成果等,同时邀请沿黄省区的能工巧匠在现场展示技艺技能。

  搭平台,高技能人才展风采

  位于东营职业学院的黄河流域九省区高技能人才发展成果展,向观众展示黄河流域九省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就、技能人才培养成果、职业技能竞赛等成果。

  甘肃展区以“河岳根源、技能甘肃”为主题设置了技能成果展示和技能产品展示两个功能区。

  技能成果展示区,着重展示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东西部协作品牌打造、技术技能领域拔尖领军人才和技能大师情况,并展播甘肃技能人才培养等系列宣传片。

  近年来,我省围绕西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力推进“技能甘肃”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东西部协作,山海共情。我省全面落实鲁甘、津甘劳务协作目标任务,积极把握新阶段东西部协作新特点,努力推动技工院校结对、技能人才联合培养、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交流等工作,提高甘肃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办学质量和水平,构建起东西部协作“共赢发展”新局面。

  我省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技术技能领域领军人才特别是拔尖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大力支持他们参与国家和省属重点相关项目建设。同时,搭建技术平台、组建协作团队,促进成果转化和学术交流,充分发挥拔尖领军人才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现场的展板上,介绍了潘从明、邹斌、柴国梁、王多明、孙耀恒、杜均等6名甘肃省技术技能领域拔尖领军人才。新时代技能人才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和创新成果,让参会嘉宾感受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伟力和新时代创新创造的生机活力。

  此次大赛为黄河流域技能人才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台,让沿黄各省区技能人才工作共建共享、互通互利、互利共赢,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

  赶大集,技能人才炫手艺

  走进甘肃展区,淡淡的熏香味扑面而来。货架上,各色香包摆放得满满当当,墙壁上悬挂的香包,流苏轻轻飘动,显得立体而灵动……

  参观和选购的观众络绎不绝,布老虎、虎头、白菜等形状的香包最受欢迎,很快便销售一空。

  东营市民万继红现场购买了4个香包。“庆阳香包是师傅们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图案精美、淳朴典雅,这个龙造型的香包做得栩栩如生,我买了两个送给朋友,还买了葫芦香包做车挂。”万继红说。

  省级技能大师、庆阳香包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艳艳现场展示的香包刺绣技能令观众大饱眼福,一丝一线、俯仰穿插间令人惊叹。

  任艳艳从1998年开始制作香包、肚兜、枕头、鞋垫等民俗手工产品。她介绍说,香包刺绣的美在于针法与技艺、图案与寓意,还有手工的温度和文化传承,更凝结着当地妇女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近年来,我省围绕香包、刺绣、剪纸、编织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提升、产业链培育和人才培养,组织开设“非遗”手艺培训班60多期,直接培训学员一万多人。目前已形成“3+N”(香包、刺绣、剪纸+服饰、编织、玩具、纪念品、文创产品……)产品体系,建成生产基地5个,带动5000多名农村妇女从事产品加工,让她们把日常的“针线活”变成致富增收的“硬手艺”。

  展厅的另一侧,东乡刺绣、天水漆陶茶具、脱胎茶盘等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东乡刺绣作为东乡本地传统的民间工艺,以立体感强、配色大胆、构图粗放见长。鲜艳的用色表达了东乡妇女的审美追求,豪放的设计散发出浓郁的民族风格。目前,基于东乡文化纹样及传统工艺的手帕、挂画、茶席、收纳盒、披肩、 香包、刺绣环保袋等特色产品,也一步步走出东乡、走向全国……在现场,大鹏展翅等寓意美好的披肩很受观众喜爱,大家纷纷选购。

  天水漆陶茶具以精美的工艺、光润的色泽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说,漆陶茶具是将传统大漆与陶瓷工艺相结合,先采用高白泥胎体、影青釉烧制,再运用大漆犀皮工艺制作,作品仅上漆就需要约45遍,经过层层髹饰、打磨,漆面特别细腻温润。脱胎茶盘系列作品采用传统漆器脱胎工艺制作,用天然大漆调和糯米漆糊与瓦灰,在苯板胎体上反复裱布、刮灰、打磨,使胎体坚固稳定,再根据所需艺术效果,使用大漆进行多次髹饰、研磨,最终脱去内胎,保留漆壳。“大漆艺术品在制作过程中经过的多道手工程序,使每件雕漆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在黄河入海口搭建的“舞台”上,我省职业技能人才和作品努力绽放着自己的光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