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奋进拼搏涌热潮,满弓劲发呈新景——水范施工一标项目施工纪实

 2024/08/30/ 15:58 来源:每日甘肃网

  炽热艳阳之季,阳光普照之下的水范施工一标施工现场,一辆辆机械设备忙碌不停,一条条新建的宽阔道路向远方延伸。由顺达公司承建的G109线北京至拉萨公路水泉至范家窑段水范施工一标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

  水范施工一标项目起点位于王家山镇,终点止于潘家浪,路线全长27.1km。共计分离式+立体交叉4处,互通式立体交叉1处,平交21处,收费站1处,路基挖土方92万m³,挖石方7万m³。路基填土方162万m³,桥梁25座,共计箱梁477片。该项目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和《甘肃省“十四五”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的重点公路项目,也是G109线北京至拉萨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敢打硬仗,攻坚克难保进度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施工路段社会车流量大等众多因素,项目部紧密结合施工特点和环境,精心编制施工方案,确保每项任务都责任到人,实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在项目部的统一指挥下,全体参建人员不畏艰难,无论是大风肆虐还是高温酷暑,都坚守在施工一线,确保每月有计划、每周有目标,责任落实到人,环环相扣,保证了施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参建人员面对复杂的地质结构、恶劣的天气条件以及紧迫的工期要求,全体参建人员没有退缩,反而激发了他们骨子里那股敢打硬仗、攻坚克难的热血。施工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研究设计方案,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每一份资源都能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工人们则顶着烈日,穿梭在钢筋水泥之间,用双手将一块块巨石、一根根钢筋筑成坚不可摧的桥梁与道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他们像是一群精密协作的工匠,用智慧和汗水编织着通往未来的道路。

  齐头并进,控制节奏促进度

  施工现场,各个施工区域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王家山互通、梁场施工、下堡村桥、水泉村挡土墙、水泉村桥等施工区域多点开花,稳步推进。大型机械轰鸣作响,挖掘机如同巨龙探海,一次次深挖,为路基奠定坚实的基础;压路机紧随其后,滚滚而过,将松软的土壤压实成坚固的路基;现场技术人员也毫不逊色,他们加强安全质量检查,指导班组施工,协调人员、材料、机械,充分发扬路桥精神,坚守施工现场。

  水范施工一标项目始终以安全文明施工为准则,以保质保量保节点为目标,以凝心聚力的团队为保障。项目全体人员信心满满,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决心再接再厉,以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和争先创优、精益求精的精神在陇原大地树立品牌形象。

  秩序严明,生产安全两不误

  项目部将安全生产视为头等大事,致力于“平安工地”的创建,通过构建一套精细化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这一体系不仅涵盖了网格化的安全责任制度,确保责任到人、层层落实,还注重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和实效性,利用“路安宝”平台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面对边通车边施工的复杂挑战,项目部灵活应变,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安全管理举措。利用信息化手段与交警部门紧密协作,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导航软件引导,需经109线的车辆进行“施工路段请绕行”的提醒;实施严格的硬隔离措施,并配备专业交通指挥员,确保施工与通行区域的顺畅分流;同时,采用移动红绿灯、减速带等软防护措施,有效在施工路段前200米提前设置双减速带,保障施工安全;此外,还与公安交警携手,通过媒体发布限速40公里公告,并利用测速设备强化执法力度,全方位守护施工区域与道路通行的双重安全。

  “智造”赋能,创新驱动提效能

  项目梁场首次采用全线箱梁预制,减少了模板和混凝土的损耗,确保箱梁表面的光洁度,减少了后续处理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箱梁的美观性和耐久性,彰显了新时代智能建造与信息管理在施工领域的融汇运用。水范项目施工一标自进场起,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战略。通过信息化平台,项目实现了动态监控与实时调度,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箱梁浇筑轨道车到集成振捣设备,从模板自动打磨设备到顶板凿毛机,再到梁场喷淋机器人和箱梁内腔智能养生小车,一系列高精尖装备的投入使用,实现了工序作业的标准化与自动化。

  下一步,水范施工一标将继续秉承“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同时项目部也将继续发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路桥精神,为甘肃交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扎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