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中药材种植为乡村振兴添“良方”
每日甘肃网9月3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李榕 赵甲伟 邵岚】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中药材,促进特色产业培育,建设了一批中药材良种繁育、规范化种植基地,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药材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致富“新良方”。
日前,走进清水县秦亭镇赵尧村半夏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采挖半夏,他们三五成群、配合默契,经过刨收、筛选、晾晒等程序,饱满的半夏果实逐渐填满了口袋,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
“我每天挖半夏能收入100元左右,挣一些零花钱,务工的地方离家近也很方便。”赵尧村村民赵治祥说。
今年以来,秦亭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区域推进、连片种植,大户示范、带动农户,中药材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持续增强,全镇种植中药材达到2770亩。已打造张吕村冬花、丹参、板蓝根、红花、决明子等14种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300亩。打造赵尧村半夏种植示范点200亩,直接带动赵尧、柳林、店子等9个村、4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和110余户农户主动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秦安县立足资源和政策优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中药材种植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统筹整合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在兴丰镇范山村中草药种植基地,板蓝根、冬花、柴胡三种药材生机勃勃,绿茵茵的枝叶生长茂盛、郁郁葱葱,三种药材种植各具特色,把村庄装扮得格外清新、靓丽。兴丰镇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由合作社提供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通过种植中药材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道地中药材标准化提升工程,不断加强中药材“三品一标”认证,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其中,党参、柴胡、冬花、黄芪、连翘、半夏、板蓝根等10个种类面积超过万亩,种养区域涉及全市80个乡镇。目前,全市建成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20个2.84万亩,中药材种植总规模已达到了26.5万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9月02日【中国质量万里行】守护好中药材“芯片” 甘肃定西多措并举助推“千年药乡”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4年09月02日【图片新闻】民乐:药农收获中药材
- 2024年09月01日守护好中药材“芯片”——省政协邀请专家学者为西北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把脉问诊”
- 2024年08月22日今年前7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增长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