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拥抱丰收 致敬农民——写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2024/09/23/ 08:52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张万宏

拥抱丰收 致敬农民

——写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日的金城大地,万紫千红,蔬果飘香,不论是田野里,还是农产品交易市场,到处是一派丰收景象。农村炊烟袅袅,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画卷。

  近年来,兰州市全面落实1139工作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八个美丽”,做好“四篇文章”,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谱写“三农”事业新篇章。

  连年推进,我市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引领,通过推进农村产业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美乡村创建、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推动农业向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升级,使广大农民收入明显增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榆中的高原夏菜、皋兰的百年梨园、永登的万亩马铃薯、红古的新品玉米……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俨然成了兰州农业的高频代名词。与此同时,以满城渔歌、兰山烟雨、秀美兴隆、蔬香花庄等为代表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如火如荼,正在成为兰州农村产业发展的强引擎。以东西部协作为纽带,以产业帮扶为基础,消费帮扶为抓手,有效带动了兰州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的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打造了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的新典范。

  在2024年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甘肃主会场活动上,兰州市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贴近农业生产、农村习俗、农民生活,通过乡村民乐会、美食集市、“甘味”农产品展示展销、乡村工匠展示展演、农业农村适用技术装备成果展示、田园综合体农趣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深入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全面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此项活动不仅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了节日喜悦,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还引导全社会共庆丰收,共话“三农”,让丰收节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工作的新标志。

  我们看到,丰收节上,来自我市涉农企业、合作社的农民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乡村民乐队载歌载舞,展现了当代农民喜庆丰收、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精神风貌。地方特色小吃集市上,现场烹饪的乡村美食,美味诱人,让广大群众饱尝地方特色,乡村风味,留住了那挥之不去的乡愁与味道。

  乡村工匠名师、非遗传承人则在现场展示编织扎制、剪纸刻绘、陶瓷烧造、香包刺绣、洮砚制作等技艺绝活,吸收群众参与手工艺品制作,激发广大乡村工匠、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的创新创造活力。

  近年来,我市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主导产业,“百玫瓜桃鱼梨面”七个地方特色产品,持续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基地建设,强化“甘味”农产品品牌培育。目前,兰州市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175万亩,培育“甘味”区域公用品牌7个,“甘味”企业商标44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450个。

  在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区里,以兰州百合、牛肉面、白兰瓜、白凤桃、羊肉等为代表的“甘味”农产品以其可靠的品质、纯正的口味风行全国,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农机装备展示区里,不仅有现代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的农机装备成果、现代农业科技进展,还集中展示了收获、秸秆综合利用、耕整地、播种、植保、智慧农业等农业科技装备与应用,让人耳目一新。

  农趣活动区里,农民朋友或手搓玉米,或搬运南瓜,或烧烤玉米、马铃薯参观者的喝彩声则听到了对幸福生活的感恩。

  好一幅秋收“丰”景图。

  兰州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9.34万亩,预计产量31.05万吨。其中,小麦32.28万亩,产量7.19万吨;马铃薯28.53万亩,预计产量5.94万吨;玉米43.01万亩,预计产量14.86万吨;豆类13.19万亩,预计产量3.44万吨。

  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5.1万亩。其中,油料11.63万亩,产量1.42万吨;蔬菜96.44万亩,预计产量223万吨;中药材17.92万亩,产量4.64万吨;瓜类3.75万亩,产量6.16万吨。

  “希望广大市民走出家门,走进农村,多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欣赏乡村美景,体验农耕文化和乡土风情,感受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汇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今年的丰收节上,兰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如是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