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邓生菊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指出,甘肃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全局性长远性引领作用的产业,现阶段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生物产业等。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必由之路。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增强产业创新驱动能力。一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盟,集聚产学研资源,构建共同认可的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争取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发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作用,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着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数智融合”创新,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坚持需求导向,鼓励企业不定期汇集需要破解的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政府部门将其作为省科技计划项目重要来源,给予研发资金支持,并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遴选高水平研发团队开展攻关。二要推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搭建科技创新成果供需对接平台,及时动态发布国内外相关行业最新前沿科技成果信息,举办科技创新成果供需对接专题交流会、展示会和交易会,加速前沿技术、新兴技术、原创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转化应用,加速产业迭代升级,持续增强产业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推动甘肃经济结构优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构建梯次培育企业机制,推动各类企业协同联动发展。要围绕产业链遴选出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成长性高、关联带动能力强的“链主企业”,支持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整体规划能力、科学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效能,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产销售管理制度、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等,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和行业引领力。要聚焦增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力量,全力发展壮大技术水平先进、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众多骨干企业,支持它们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立足主业稳健发展,在提质增效中做大做强,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要加快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他们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将科研设施设备向其开放,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强化财政资金支持,鼓励发展自主品牌,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要引导鼓励链主企业与链上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和旁侧企业的产业合作,挖掘合作契合点和突破点,密切产业间联系,协调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关联带动效应,推动各类企业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综合竞争力。
着力全产业链招商引资,提升延链、补链、强链实效。一是要提升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质量。顺应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及时准确把握宏观政策(如投资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等)变化,立足省情实际和比较优势,结合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以及其他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发展规划,持续开展项目的前瞻性谋划储备,切实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风险研判防范,力争高质量高效率引入并落地实施大量优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实现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支撑。二是要破解全产业链发展的堵点、断点、弱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全产业链招商,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等多链融合,着力引进一批能有效延链、补链、强链,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问题的重要企业,支持它们尽快嵌入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融入循环经济体系等,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带动效应。我们不仅要注重招大引强,还要注重引进发展动力强、活力足、前景好的优质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不仅有助于形成各类企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格局,有效增强全省经济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而且有助于尽快形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优化政策供给和高效服务,提升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持续强化政策支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要围绕国家战略、投资导向、产业政策,抓住用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科技创新、促进服务消费、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政策机遇,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要着眼战略性新兴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出台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比如,重点加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靠前提供优质服务,推动生产要素聚集,为企业集群化发展创造条件;通过科技项目立项资助、科技研发奖补、技术改造再贷款、产业数智转型财税减免、支持高端人才培养引进等,增强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能力;在确保地方金融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融资担保、优化金融机构信贷、创新融资方式等,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和满足资金需求提供支持;发挥好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展。三是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强化人才、资本、土地等要素保障,维护市场经济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亲清明朗的政商环境、诚信透明的信用环境,同时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为企业扎根甘肃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7月23日【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打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甘南食用菌产业发展透视
- 2023年10月30日平凉市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2023年09月01日共谋精细化工发展之策 共商新兴产业壮大之计——2023西部(兰州新区)精细化工产业博览会侧记
- 2023年02月10日传统产业促升级 新兴产业重培育——甘肃省工业企业负责人热议《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