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张家川县 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 让土豆豆变成“金蛋蛋”

 2024/09/26/ 15:31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 刘晓亚 金正祥

张家川县

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 让土豆豆变成“金蛋蛋”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刘晓亚 金正祥

  仲秋时节,正值马铃薯收获季节。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镇东梁万亩马铃薯示范基地,多台土豆收获机在田垄上来回穿梭,一颗颗圆滚滚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工人们麻利地将这些“金蛋蛋”分拣、装袋、装车,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刘堡镇万亩马铃薯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模式,集中连片发展规模种植,产业整体布局在刘堡镇东梁片区,面积涉及9村1.02万亩,其中优质马铃薯繁育示范8670亩,原种繁育1500亩。基地带动农户1149户,带动当地务工361人,带动当地机械70台套。“按每亩预产2.5吨左右计算,产值4335万元,原种按亩产2吨计算,产值750万元,基地总产值预计达5035万元。减去种植成本2100万元,收获运输成本1100万元,实现收益在1735万元。企业经营成本中支付当地土地流转、务工费用、机械租赁费用850万元。”刘堡镇副镇长党兵兵说。

  同样,在张家川镇刘家村脱毒马铃薯种子扩繁基地,栽培在基地里的近600万粒马铃薯原原种迎来丰收。据公司总经理张小平介绍,今年公司共种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300亩,原种400亩,每亩产量约7000斤。公司的50座马铃薯脱毒苗网室,每座产量约10万粒。

  2023年以来,张家川县将马铃薯产业发展目标确定为甘肃省陇东南马铃薯种子生产基地,在张家川镇刘家村建设50座网棚栽培马铃薯脱毒苗,生产马铃薯原原种300多万粒,建成一座3000平方米的种薯贮藏库,面积1000平方米并配套仪器设备的种苗生产组培楼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使用。

  “今年,全县种子扩繁基地种植马铃薯原原种3800亩,原种40610亩,全县有7个乡镇、11个村种植原原种1710万粒,在满足全市需求的前提下还销往周边省市。”张家川县种子管理站站长马青杰说。

  张家川县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稳定种植面积、扩大种薯繁育、落实订单收购、促进提质增效”的思路,在恭门镇种植马铃薯1万余亩,在恭门村、河北村、马鹿镇龙口村建立原种生产基地3800多亩,生产原种7000多吨,主要销往甘肃省及周边省份等马铃薯主产区。今年,张家川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3.5万亩,预计产量达26万吨,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5.8%,计划到2025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7.1万亩。

  在抓马铃薯种植的同时,张家川县抢抓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发展战略机遇,延伸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布局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延伸种植、加工、销售等增收链条促进群众增收。

  2023年,张家川县本土方便粉丝系列速食食品生产企业“羊阿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投产。目前公司速食方便粉丝每天生产量在1.2万盒左右,生产线每天可消化至少11吨土豆、2吨淀粉,进一步延长了马铃薯的产业链,增加了马铃薯的产值,又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在位于龙山镇西沟村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园内,农源东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马铃薯淀粉加工厂投产运营后年产值将到达1.5亿元左右,利润达3000万元左右,直接带动160名劳动力就业,间接带动7000户农户从事马铃薯的种植、收购、仓储、贩运、销售及粉条加工等上下游产业。

  目前,张家川县已初步构建起育、繁、种、加、销一体化的马铃薯全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马铃薯淀粉加工能达到5万吨,全产业链的产值达17亿元以上,让土豆豆变成乡村振兴路上的“金蛋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