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奋斗者说】翟宗亮:28年只为做好一件事

 2024/09/28/ 08:58 来源:新甘肃 记者 曹立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

  黝黑皮肤、清瘦的身材……初见翟宗亮,他正专注地坐在工作室里忙碌着。

  翟宗亮,是国网甘肃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三级专家,也是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带头人。

  伴着时不时传来的生产设备运转声,翟宗亮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从事电力施工装备研发28年的故事。

  翟宗亮正在调试设备。

  初心

  1992年,翟宗亮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

  本着学以致用的初心,1996年大学毕业后,翟宗亮进入甘肃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他被安排到公司机具研究所,参与国内第一台SAZ-30×2液压张力机研制工作。

  液压张力机是输电线路架线施工必不可少的设备。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对输电线路架线施工的所需牵张设备需求持续增加,但受困于国外技术垄断,国内企业只能从国外进口价格高昂的牵张设备。

  甘肃送变电决定自行研制牵张设备。但是,牵张设备的研发涉及到机械设计、液压传动、电气控制、输电线路施工等许多领域的技术知识,能不能做出来,行业内并不看好。

  “憋着一股劲,我跟着师傅,从最基础的画图作业开始做,一遍遍地画,一遍遍地改,不知道画了多少张草图,也不记得熬了多少个夜。”翟宗亮回忆说。

  功夫不负苦心人。

  1996年12月,甘肃送变电自主成功研发国内第一台牵张设备,并通过当时国家电力部的样机鉴定,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此后,甘肃送变电自主研发的液压张力机的样机在市场上得到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了我国有力支撑了110千伏、220千伏、330千伏等级的电网架线。

  “当时我才20出头,第一次认识到自己从事的这份技术研发工作对于电力行业的的价值,也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翟宗亮说。

  翟宗亮和企业研发人员进行技术研讨。

  坚持

  如果当时的选择是源于一份学以致用的初心,那么坚持走到今天,则是源于内心的执着。

  1998年,随着甘肃送变电自主研发国内第一台牵张设备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设备售后维修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也随之增多。

  也是那一年,翟宗亮开始跟着师傅全国各地跑,去输电线架设施工现场做牵张设备的售后维修,了解设备实际使用情况。

  这一跑,就是8年。

  “这8年,我最多有一年出差300天,经常山里一待就是几个月。”翟宗亮说,现在回头看,那时候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也是专业技术积累最快的几年。

  一点点积累,一次次磨练……从最初师傅带着,到后来自己独立工作,翟宗亮的专业能力,不仅得到单位领导同事的肯定,也得到了现场施工企业的认可。

  1994年,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三峡水电站正式动工兴建。当时,三峡水电站配套工程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采用了72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国外生产的所有牵张设备都无法满足大截面导线的展放施工。为此,国家专门下达了“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课题一一“三峡大截面导线牵张设备研究”。

  甘肃送变电承接了“三峡大截面导线牵张设备研究”项目研究工作,作为技术骨干的翟宗亮全程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和攻关。

  一个个方案,一件件设计,一道道验算,一次次组装,一遍遍试验,经历了无数次失败。

  2001年5月,翟宗亮所在的团队终于研制出最大牵引力300KN的SAQ-250牵引机和720平方毫米导线专用SAZ-40×2张力机,通过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并先后获得甘肃省电力公司“九五”重大科技成果奖、200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翟宗亮研制出了张力轮径达到1850毫米的SAZ-90×2张力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2014年3月,翟宗亮主持研发的SAQ-360智能牵引机装配成功,标志着世界最大吨位智能牵引机问世。

  ……

  “作为个人,我很微小,我只是有幸参与到国家电网的建设中,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翟宗亮谦逊地说。

  热爱

  “几十年,能够从事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我感到很幸运。”翟宗亮说。

  正如翟宗亮所说,他热爱自己的工作。这份热爱,支撑他几十年如一日在电力施工装备研发领域不断探索。

  2017年,在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甘肃送变电组建了“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

  此后,以工作室为平台,翟宗亮带领一线生产人员与技术研发人员,积极开展电网输电线路施工展放导线设备、技术、工艺的改进和创新,实现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人才孵化的无缝衔接。

  近些年,随着国家电网的快速发展,750千伏、800千伏、1100千伏电网大规模建设,人多、机多、人机夹杂、施工风险等诸多问题显现出来。

  如何解决人机、多机协同的新问题?2012年,翟宗亮带领工作室团队加快牵张设备数字化研发步伐,提升牵张设备自动化程度。

  2019年,翟宗亮主持研发的智能化牵引机(张力机)远程集中控制系统成功投用,解决了特高压电网建设的效率和安全问题。

  28年,翟宗亮带领的创新工作室累计获得国家专利3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诸多奖项。他自己先后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国网工匠”“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

  “在国家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电网建设仍有巨大空间,电力施工装备创新研发任务还很艰巨,我要做的还有很多,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翟宗亮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