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天水:林下经济撑起群众“致富伞”

 2024/10/30/ 09:35 来源:天水日报 记者王琴 马仓仓

森林经营面积达15.36万亩 林下经济总产值达7.6亿元

天水:林下经济撑起群众“致富伞”

  每日甘肃网10月30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王琴 马仓仓】10月29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把森林经营作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林草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和多种功能。截至10月底,我市森林经营面积达到15.36万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7.6亿元,林下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生态旅游“农家乐”成为森林经营发展的“新亮点”。我市依托绝佳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森林景观等自然资源优势,凭借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麦积山等独特的人文景观品牌,积极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养生等为一体的森林旅游项目,各地“城郊型休闲自助游”“森林山水消闲体验”“庭院式山水人家”等“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共发展以森林休闲观光为主的“森林人家”“农家乐”等3683家(处),年收入达到6500多万元。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依托毗邻麦积山、仙人崖、石门风景名胜区这一优势,积极走旅游富村之路,全力打造整村式“农家乐”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秦州区依托地处市郊优势发展的“城郊休闲农家乐”星罗棋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结合民族地域特色和自然生态条件大力发展的各类“农家乐”独具水乡风情,开辟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林权流转焕发森林经营发展的“新生机”。林改后,为改进我市传统的林地粗放经营管理模式,切实引导各种先进林业生产要素有效集聚,我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户企合作、集约经营”的思路,积极推进森林资源依法合理向林业龙头企业、生产大户等有效流转,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促进林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领域。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林地流转面积66.96万亩,流转金额993.82万元。

  林业合作组织成为森林经营特色品牌的“新引擎”。按照“政府引导、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要求,新建和整合涉及林下种植、养殖、林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以及发展生态旅游等项目的林业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展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按照突出特色,做优品质、做大产业、做强品牌的思路,在保持传统林产品特色的基础上,在发展绿色有机产品及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努力将特色优势产品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216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数1.5万户,组建家庭林场36个,经营林地面积3.23万亩。

  森林经营示范点成为经营模式推广的“先行军”。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原则,强化保护与建设并举,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积极打造森林经营示范点,突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截至目前,我市在张家川县马鹿林场建立多目标经营模式,试点单位建立示范林5000亩,经营组织形式为“国有林场+集体林经营”。一是人工落叶松水源涵养林生长促进模式,主导功能为人工落叶松水源涵养林兼顾大径材木培育,做好人工落叶松大径材木培育幼龄林阶段抚育。二是以人工落叶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水源涵养林结构优化调整模式,主导功能为人工落叶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水源涵养林,在调整林分结构的同时,培育落叶松大径材木。三是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随机化转化模式、松栎混交林结构化经营模式、栎类阔叶混交林结构化经营模式、天然阔叶次生林林药复合经营模式”4种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模式被国家林草局收录推广。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