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拥抱改革 砥砺前行——通渭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2024/12/09/ 16:55 来源:定西日报 通讯员 李苏敏

拥抱改革 砥砺前行

——通渭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李苏敏

  年丰时稔,仓箱可期。2024年,通渭县严守180万亩耕地保护红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2.5万亩、产粮37万吨以上,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机器穿梭,长臂挥舞。前三季度,通渭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增长6.3%。

  蔚蓝的“海”,起舞的“风车”,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46.24万千瓦,累计发电101.78亿千瓦时、产值达55.48亿元,建设两座储能电站,使风光大县迈向风光强县。

  这一年,通渭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一核三带”“一区三地”发展格局,纵深推进“三抓三促”“五比五看”行动,因时代之变,以坚定意志、坚强决心、坚实举措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在新的时空坐标中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通渭篇章。

  “经济强”的实力更加彰显

  冬日无闲,大抓项目。

  国内首个压缩空气+锂电池组合式网侧共享储能电站创新示范项目在通渭县马营镇东关村即将建成,其中锂电池单元已建成并网,预计年底完成压缩空气单元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储电量5145万千瓦时,放电量3780万千瓦时,按照煤电机组标煤折算,每年预期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25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485吨,有利于推动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

  一年瓜果飘香时,也是马铃薯的丰收季。以定西市范围内丰富的豌豆和马铃薯为加工原料的飞天食品有限公司,10000吨马铃薯宽粉、3000吨豌豆粉丝、2000吨马铃薯水晶粉丝、4000吨豌豆淀粉等7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新质生产力让“飞天”这个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3000吨中药材提取线建成投产;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30条”政策措施落实见效;县乡村寄递物流双向配送渠道全面贯通,电子商务加速发展,实现线上销售额2.2亿元、增长12%;中国·通渭书画线上交易平台建成运营,书画文化产业多元化、市场化发展。

  今年以来,通渭县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聚力推动工业经济提速扩能。

  “百姓富”的成果更加丰硕

  乐业增收,百姓生活更加殷实。

  立冬前后,是黄芪、款冬花等中药材采挖收购的黄金时节。走进位于通渭县什川镇的甘肃襄福本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只见偌大的院子里堆满了刚收购的黄芪,几十名妇女正在加紧分拣。公司管理人员吴建兵说,现在是用工高峰期,每天的务工人员达100多人。

  通渭,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交汇地带,特殊的地理气候孕育了中药材的道地性、唯一性。近年来,通渭县抢抓定西建设“中国药都”和“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战略机遇,举全县之力,推动中药材产业振兴发展。全县金银花种植基地达到15万亩、黄芪标准化种植面积突破15万亩。

  通渭县蔬菜种植基地及全产业链项目开工仪式在义岗川镇举行;陇山镇的辣椒迎来全面收获期,将发往省内各个城市;平襄镇旧店子村的双孢菇种植基地,宽敞整齐的菌床上一个个伞盖银白、肉质肥厚的双孢菇破土而出;碧玉镇郁郁葱葱的桃树一碧万顷,桃香满园。

  全县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28.8万头、44.6万只、29.4万头,落实特色优势产业奖补资金6762.7万元,聚力推动农业产业扩量提标。

  “移居”至“宜居”,对于马营镇小营村双井社的搬迁户张天成来说,今年最幸福的事是搬了新家。不再担心下雨漏水、下雪路滑,新家安逸舒适,四四方方的屋舍周边被玉米、马铃薯包围着。

  民以居为安,民生居为先。通渭县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加快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紧扣“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生活好”目标,抢抓政策机遇,高效推进避险搬迁重点项目建设。2024年,改造土坯房和抗震农房8748座,搬迁群众444户1792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通渭县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认真落实就业创业和激励城乡居民增收“双二十条”措施,全力做好稳岗就业。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从落实落细“一键报贫”机制到坚持“产业+就业”双轮驱动,到统筹推进农村“八改”工程到“一事一议”,从落实“双减”政策到健全“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从推进“垃圾革命”到打造“农家书屋”,从“一难两乱”“不体面”问题专项整治到“十大城建工程”项目的推进,近年来,通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化民生改革,让百姓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