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拥抱改革 砥砺前行——通渭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

 2024/12/09/ 16:55 来源:定西日报 通讯员 李苏敏

  “环境美”的色彩更加绚丽

  瞰乡村:通渭县李家店乡获评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通渭后花园——神奇鹿鹿山,秀丽风景美如画;华家岭林带,蜿蜒曲折,构筑陇中绿色屏障;一条条硬化路纵横交错,一座座农家小院幽静雅致……

  望县城:扎实推进西城区排水防涝等3个环保重点项目建设,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次集中工业废水处理厂年内建成投用;下功夫截污水、强技术、抓建设、控面源,散渡河小河口村断面水质连续15个月均值达到考核标准;推进中林河城区段创建“市级美丽幸福河湖”不止步。

  观通渭:南北两山郁郁葱葱、绿意盎然。造林封育7.65万亩、通道绿化250公里、义务植树185万株,南北两山生态加密2500亩;完成经济林果提质增效1.24万亩,林下经济产值增长13.6%;新建淤地坝9座,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8平方公里。

  落实“黄河”战略、开展“绿满陇中”行动、推进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多彩的画卷在砥砺奋斗中次第铺展。

  “文化兴”的标识更加鲜明

  通渭,钟情书画是渗透在骨子里的热爱。

  每年的8月,通渭总是和书画文化相联,县城处处涌动着四海宾朋以书画为媒欢乐相聚的热情,满城充溢着丹青翰墨的浓厚气息。

  在通渭,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了书画艺术课,把书画教育列入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教育之中。每年举办中小学生书画展和现场大赛,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书画兴趣、传承书画文化。

  充分发挥“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品牌优势,召开通渭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推介大会,极大提升了通渭书画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通渭开放发展赢得全新机遇。全县现有书画创作人员1万多人,其中中书协会员50人、中美协会员13人,民间书画收藏总量达280万件,承办大型书画展览70余场次,培育市场主体800多家,书画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

  走过千山万水,仍须跋山涉水。通渭经济尽管持续向好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通渭有一张长长的“成绩清单”,也有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船到中游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只有义无反顾、一如既往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