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点亮校园生活
“甘肃非遗进校园”活动首场演出走进兰州文理学院

演出现场
每日甘肃网12月1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如果说,保护是非遗的基础,那么,“活态”传承就是非遗的生命。12月9日晚,由省文旅厅、兰州文理学院主办,甘肃省歌剧院、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承办的《陇原回响》非遗展演——“甘肃非遗进校园”首场演出在兰州文理学院精彩上演。
回溯到两年前,2022年9月,兰州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45名新生正式入学,开启非遗专业系统学习。两年后,“甘肃非遗进校园”首场演出已经将兰州文理学院定为主场,成为冬日里“唤醒”原生态文化记忆的非遗秀场。
12月9日晚8时,大幕拉开,原汁原味原生态的非遗项目带着出其不意的惊喜向观众走来……首先出场的是由兰州新区太平鼓文化传承中心带来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鼓定太平》,鼓声中带着威严的气势、磅礴的力量,演绎出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
“节子舞”又名霸王鞭,是中国民间传统舞蹈。舞蹈《节子声声》一登场就带着潇洒干练的气场,西部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显露无遗;清水木人摔跤,一人演两角色,脚下定乾坤,难解难分,难辨真假;武山旋鼓舞《远古的呼唤》动作刚健、节奏铿锵。
你方唱罢我登场,当《远古的呼唤》渐渐远去时,花儿《阿哥的白牡丹》带着无限的情意唤醒了一朵朵“牡丹”,令人陶醉;甘肃秦腔艺术剧院带来的秦腔《大登殿》《苏武牧羊》选段铿锵有力,听完不由喝彩连连。
几个节目下来,对甘肃非遗庞大的队伍来说,其数量也就等同于“开胃菜”,《肃北长歌》《万马奔腾》唱起来,一个是肃北蒙古长调与肃北蒙古服饰通过歌声融合民族风情的阵地,另一个是以蒙古族原生态音乐的舞台,精彩二字已然黯淡。
当场展演的节目中,让人眼前一亮的节目莫过于肃南裕固民俗《婚礼》,作为甘肃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老传统的裕固婚礼在舞台上重现,承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既生动又神圣。
演出压轴节目以省歌剧院的歌舞《多彩甘肃》收官,我省1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各放光彩,传承人弘扬非遗不遗余力,观者看得如痴如醉,听得酣畅淋漓。
据了解,此次展演活动旨在加强省文旅厅与省内高校在非遗领域的深度合作,强化高校师生、青年学子对我省多彩非遗的认识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有效促进我省非遗在高校的宣传传播和保护传承,推动我省非遗系统性保护更上层楼。12月10日、11日,还将分别走进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甘肃警察学院进行展演。
兰州文理学院是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院校,也是甘肃省非遗研究基地、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特色科研平台,已初步形成非遗保护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和科研基础。该校与甘肃省文旅厅深度合作,主持黄河流域甘肃段非遗资源普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估、文旅骨干人才培训等,聚焦区域文化旅游和非遗系统性保护人才培养,服务于甘肃文旅高质量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高宏梅 文/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17日弘扬体育精神 传播体育文化——2024年甘肃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体育明星进校园活动侧记
- 2024年06月14日“奔跑吧·少年” 甘肃省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体育明星进校园活动走进卓尼
- 2024年01月22日和政县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启动
- 2023年12月13日健康敦煌舞走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