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 “三元双向”循环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每日甘肃网12月13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通讯员王玉琴)仲冬时节,在环县木钵镇关营村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内,一个个火龙果坠在枝条间,惹人喜爱。“我种植火龙果已经8年了,今年6月开园以来,已经采摘了14茬,预计到2025年元旦还能再出一批果子。”关营村火龙果种植户裴耀金说。
在温室大棚外的农田里,一捆捆玉米秸秆码放整齐,这些秸秆将被打成草包用于饲喂羊只,或被粉碎发酵用于制作菌棒。“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带动下,村里建起了蘑菇大棚,玉米秸秆也变废为宝,产生了经济效益。”关营村党支部书记慕定堂说。
据了解,关营村发展设施农业已近30年,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园有日光温室24座、钢架大棚297座,带动140户群众种植瓜菜400多亩,栽植各类果树800亩以上。
走进木钵镇食用菌培育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搬运成熟的蘑菇,准备送往县城的农贸市场。“公司今年种植了8棚蘑菇,15天就能出2茬至3茬蘑菇,除了供应本地市场,还销往兰州、西安等地。基地制作菌棒的主要原材料是玉米芯和玉米秸秆,出完蘑菇的菌棒会还田进行二次利用,或者打碎深加工后做赤松茸或鸡枞菌菌棒的原材料。”金沅陇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李良华说。
环县境内种植业面积、畜牧业体量较大,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料较多,加之气候温和,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近年来,环县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牵引、食用菌产业为循环链条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有效解决了废弃秸秆、粪污回收利用的难题,实现了闭环管理、循环利用。截至目前,全县巩固提升曲子五里桥、木钵关营和高寨、虎洞高庙湾、芦家湾宋掌4处食用菌生产基地,今年新建了车道双庙村食用菌基地,部分已投产盈利。
“我们以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为抓手,把资源潜力转化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效益,让农业废弃物高效转化利用,发展绿色、生态、洁净、高效的农业产业,构建起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格局。”环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过存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1月28日环县 建设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发展“耕”基
- 2024年11月15日中国农科院强势“助跑”环县羊产业向“新”求“质”
- 2024年11月12日电商点燃发展新引擎——环县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带动经济增长
- 2024年11月08日【乡村·新聚焦】从“品牌羊”到“品牌羊肉”——环县全力推进羊产业体系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