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出致富路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刘书泽
在定西,通过十多年来的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总体呈现出数量质量稳步提升、规模效益日益扩大、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建设管理日趋规范的良好态势,现已成为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稳定增加脱贫群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寒冬时节,走进安定区团结镇的定西市鑫源马铃薯良种专业合作社,只见工作人员正在挑拣马铃薯种薯,为来年种植马铃薯做准备,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该合作社理事长王永军告诉记者,合作社每年大概能产出600多吨种薯,为全村的农户和周边的种植大户提供马铃薯种薯。
王永军是全国马铃薯种植优秀状元和全省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以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提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标,奉行“示范带动、效益第一、联合经营”的运作理念,通过特色产业带动、龙头企业拉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订单收购促动,从种植、储藏、营销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壮大自身实力,积极帮扶带富,走出了一条“服务体系完善、合作形式全、组织保障强”的订单收购带动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定西市农业经营指导站站长张治平告诉记者,该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合作社规模逐渐壮大,效益越来越好,目前通过“党员+致富能人”“致富带头人+低收入群众”帮带模式和党员能人组团、党员责任区帮带、党员结对帮扶等模式,发展致富能人12名,开展种植技术培训30余次,为50余户无力耕种农户建立“田保姆”生产经营模式,不断解决农户想发展而无能力发展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得力助手”,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的“头雁”效应,构建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搭上产业发展顺风车、分享更多收益,变“单打独斗”为“共同致富”,实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方产业、富一片百姓”的新景象,让小小合作社真正实现了产业大收益。
在岷县,记者了解到,大大小小的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几乎都是药材晾晒、人工拣选、分装打包、中药材加工的火热场景。
岷县辉裕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祁彦明说:“目前合作社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发放工资100多万元,为地方缴纳税收130多万元。”
在临洮县,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甘肃雪榕食用菌精准扶贫产业园等园区,组建蔬菜产业合作社205家。去年以来,全县发展蔬菜产业30.12万亩,建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个,带动2.6万户群众户均增收1400元。
数据显示,近年来,定西通过发挥村集体经济、地方特色优势产业、致富能人、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等作用因地制宜领办的合作社达12643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88家,其中种植业合作社5744家、畜牧业合作社4424家,农机合作社438家。这些合作社数量稳步增加,已经占到全省农民合作社总数的13.6%。
为了让农民合作社办得更加红火,定西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不仅提升服务效能、加大金融支撑,还积极落实税费优惠、强化人才支持,推动合作社轻装上阵抓经营、强带动、促增收。截至目前,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46场,落实农业保险理赔金额894.9万元,2024年上半年,累计为农民合作社减免税费1074.22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张治平表示,今后,定西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运行机制、监管方式,进一步增强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走出符合当地实情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群众互惠互利、增收共赢。
如今在定西,合作社“遍地开花”,群众抱团致富,“合”出一条致富路、幸福路。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2月12日天水:冬花香飘致富路 幸福日子“款款来”
- 2024年12月11日【图片新闻】油橄榄产业 铺就生态致富路
- 2024年12月07日漳县:款冬花铺就致富路
- 2024年11月28日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陈家沟村:草莓铺就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