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嘉峪关:“高效办成一件事” 助推为民服务“零距离”

 2024/12/20/ 15:53 来源:嘉峪关日报 记者 朱玲 通讯员 李媛

“高效办成一件事” 助推为民服务“零距离”

——我市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落地纪实

  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玲 通讯员 李媛

  即来即办,即办即走,这样的办理速度让樊金龙见识了什么叫“嘉峪关速度”。

  “我原来办道路运输证的时候,需要5个工作日才能办好,现在当天来当天就办好了,很方便。”樊金龙说。

  “高效办成一件事”,第一个关键词是“高效”,反映着政府工作的整体水平,体现在办事环节的减少、办结时限的压缩上,也是政府部门在政务服务事项流程优化上自我革命的“勇气值”。

  今年以来,我市把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解决政务服务领域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的重要抓手,从企业视角和需求出发,不断加强“高效办成一件事”整体设计,推动模式创新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着眼下沉延伸 做优集成服务“就近办”

  “宝宝出生才两天,我躺在床上就把出生证明办好了。”近日,宝妈张女士感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得既方便又省心。

  市卫生健康委立足群众所需所感,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集成办理。着眼服务场景需求,在全市各助产机构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刷脸”和身份证阅读器,对新生儿母亲身份信息进行“双识别”,确保办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母婴安全。市卫生健康委将人脸识别系统同步与现有实名数据进行匹配对照的做法,不仅实现了数字身份核验与就诊环节无缝衔接,简化了传统手动填写核对过程,极大提升了孕产妇的满意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由“可办”到“易办”,促进服务“迭代”,群众体验“升级”。

  立足适残助残 做深暖心服务“帮代办”

  “衷心感谢市残联提供的便民服务,不仅缓解了我母亲心中的焦虑,也让身处异地的我感受到了暖暖的爱心。”郑女士告诉记者。日前,通过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异地申办服务,顺利为身有残疾的母亲申办了相关补贴的郑女士,专门致电市残联表示感谢。

  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是提升残疾人组织服务能力和提升残疾人服务体验感的重要举措,市残联聚焦申请业务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提供贴心的全程陪同办理服务。为确保残疾人在办理相关事宜时能够少走弯路,降低办事难度,市残联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强化业务培训,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将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受理权限下放至乡镇、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帮办代办或上门服务,通过帮办代办与辅导引导的方式,使“一件事”业务办理不再是难题,推动更多残疾人士跨越数字鸿沟,享受到更加平等、便捷的政务服务。

  紧扣便民贴心 做好精简服务“一次办”

  “效率高、服务耐心,只来一次就把事情办好了!”12月16日,市房产服务中心住房保障窗口,前来申请公租房的李女士说。作为在我市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李女士在网上了解到我市的公租房保障政策,且自己符合申请条件,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窗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次就完成申请。

  市房产服务中心加快推进申请公租房“一件事”改革,以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为抓手,按照最大限度利民便民原则,结合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对申请人员的婚姻状况等信息实行承诺制办理,方便申请续租,减轻证明材料负担,进一步缩短办理时限。

  此外,针对招商引资项目人员多数为外地户口且未曾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的特点,积极与企业沟通对接,采取原籍无车无工商登记和婚姻状况承诺制办理,精简冗余材料,方便招商引资项目人员办理业务,减轻异地出具证明材料的负担,成功解决项目人员住房难题。

  “高效办成一件事”对于政务服务而言,既是一项改革措施,也是一项牵引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重要抓手。我市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一主题,更加注重政务服务改革举措的引领性和技术应用的创新性,帮助企业群众实打实地把“一件事”办成、办好。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