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牛芯片”
——张掖牛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张掖日报记者 陈 海 刘秉刚
优良品种是牛产业的“芯片”。源于蒙古牛的河西黄牛曾经就是本地原有牛种。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市统筹整合各类产业资金,实施省科委“黄牛转化途径和方法研究”等项目,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河西黄牛,经过40多年持续不断的选种选育,形成了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的38万头母牛种群,具备了选育推广的种质资源优势。
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大战略机遇,建立科研院所、推广单位、繁育场户为一体的联合育种体系,依托张掖万禾草畜产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张掖牛上源肉牛良种公司、甘州区盛隆养殖合作社、临泽县兴农肉牛养殖合作社、甘肃共裕高新农牧有限公司、高台县林峰牧业有限公司等14个育种场,扎实开展性能测定、系谱登记、遗传评估等工作,完成了连续四个世代的选育,从6100多头育种群中选育核心群母牛1500多头、种公牛42头,“河西牛”新品种培育进入冲刺攻关阶段。
“河西牛新品种培育由市家畜繁育改良工作站牵头,联合省畜牧技术推广单位、三县区农业农村局和14家育种场,共21家单位和企业共同推动。同时,聘请国内有关科研院所专家和北京联育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形成了科研院所、推广单位、繁育场户联合育种工作体系。”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盛学吉介绍,我市正在培育的肉牛新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生产性能突出,得到省内外广大养殖场户认可,良种畅销新疆、吉林、四川等地。
冬日的张掖市万禾草畜产业科技开发公司养殖场里,一栋栋高标准牛舍整齐排列,草料搅拌添喂一体机徐徐前行“吐添”草料,膘肥体壮的牛儿在食槽边分享“美食”,身后机械化清粪车和装载车轰隆作业……机械化、标准化、规范化运行的肉牛养殖基地井井有条。历经数十年成长,万禾草畜产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养殖场发展成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肉牛繁育及养殖技术研发、试验、示范为一体的综合型“牛企业”,实现年肉牛生产能力存栏达1.2万头,出栏达1万头的“牛规模”。公司2004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农业科技肉牛养殖示范场”,2008年被农业部、财政部批准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公司法人代表朱跃明被聘任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站长。公司先后被认定为“省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部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中央活畜(牛)储备基地”,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公司承担了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张掖肉牛良种选育与标准化养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和‘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门塔尔牛良种场建设项目’。2017年被选定为‘张掖肉牛’核心育种场,承担1000头‘张掖肉牛’选育群和608头核心群的育种相关工作。”该公司养殖场场长胡振云表示,多年来,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还与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9位岗位专家进行任务对接,承担了“肉牛杂交组合筛选”“母牛带犊营养供给技术”等20多项重点任务和前瞻性任务的试验与示范,为张掖肉牛新类群选育作出了积极努力。
“为了给培育的良种肉牛配好‘营养餐’,公司专门建了全混日粮‘中央厨房’即TMR饲料搅拌一体机,相比传统加工饲喂,加工效率提高50%以上,劳动生产率提高30%以上,搅拌耗能降低20%以上,饲料原料的添加误差大大降低,确保加工饲喂更加科学精准。”胡振云说。通过“中央厨房”加工配料,按照牛群体重、大小分群管理饲喂,科学配比、均衡营养、饲喂精准,让每头牛都得到精心照料。“牛群一天采食精料的量达20吨左右,这套设备每天工作2至3小时完成。‘中央厨房’对每一次配方调整都会进行数据采集,精料、粗料等数据配比通过系统存储、传输,每天的饲喂量、消耗量都能精算出来。”
建成农、林、牧、肥循环产业园的甘肃共裕高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2016年以来,公司投资建设了占地375亩的肉牛标准化养殖场,每年存栏肉牛1000多头。“公司培育的种公牛连续四届在全国种公牛拍卖会上获得‘18月龄体重冠军奖’等9个奖项。销售至河南、新疆等8个省区的种公牛站和育种场,加快了优良品种在国内的推广和张掖肉牛培育进程。”公司养殖场负责人张学文介绍,在第四届全国种公牛拍卖会上,公司5头种公牛竞拍总成交额182万元,平均达36万元,2头种公牛分别荣获“中国肉牛选择指数(CBI)银牛奖”和“体型外貌评定银牛奖”。去年7月,该公司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顺利通过省级“布鲁氏菌病、结核病净化场”现场评估,成为甘肃省首个成功创建的省级布病、结核病净化场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
位于高台县黑泉镇金河湾综合养殖园区的林峰牧业有限公司也是“河西牛”育种场之一,每年存栏肉牛1200多头,通过“活畜抵押”“金牛贷”等为农户提供良种肉牛750多头。“我们在肉牛育种上应用良种、良舍、良医、良料、良法‘五良’配套技术,采取犊牛补饲、无公害牛肉生产等技术,开展肉牛分群分栏精细化管理,繁育水平和效益大幅提高,被列入河西牛新品种选育扩繁场,现存栏河西牛348头。”林峰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海峰告诉记者,该场充分利用滩大地广的优势,采用国内外先进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实现双列式对头饲养,各牛群按生产要求分栏、分群饲喂。同时,建立“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以“产权证抵押”“活畜抵押”“金牛贷”等方式,破解农户养牛融资难题,采取“良种繁育+牧草种植+全方位技术服务”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为农户提供良种肉牛,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规模养殖。
育好良种市场宽。据了解,2019年至2022年,在甘肃省的张掖市、武威市、酒泉市、定西市、临夏州、白银市等地共推广种公牛111头,推广冻精40万剂,累计改良各地母牛29.3万余头,产活犊牛25.4万多头。统计数据表明,改良后母牛繁殖成活率平均提升2.5个百分点,仅此一项累计新增活牛约7200多头,按当时断奶犊牛平均市场价格1万元/头计算,新增产值约7200万元。经改良后的本地黄牛育肥牛出栏重平均提升32 kg,按照当时每公斤活牛平均价格34元计算,养殖户每头牛可增收1100元左右,可增加生产效益约1.38亿元,累计达2.1亿元。特别是在此期间,河西牛优良品质成为甘肃省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首选牛种。据统计,脱贫攻坚期间,省内定西市、临夏州、白银市、平凉市等市州以及宁夏、新疆、内蒙古等邻近省份,累计从张掖购买牛20多万头,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2月30日张掖黑河湿地加入候鸟监测保护国家创新联盟
- 2024年12月30日工行张掖分行成功投放张掖市首笔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贷款
- 2024年12月30日【图片新闻】施工人员在张掖市甘州区巴吉滩现代戈壁设施农业项目现场建设日光温室
- 2024年12月26日筑牢“医保屏障” 提升“幸福成色”——2024年张掖市医疗保障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