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文化】岁月留痕,一路西去的茶香

 2025/01/10/ 08:16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刘小雷

岁月留痕,一路西去的茶香

甘肃的茶马遗韵4

《新修白水路记》碑文拓片。

青泥岭上。

白水路记摩崖及碑亭。

  谈起茶马古道,人们总认为这是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遗存。但鲜为人知的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主要分布地不只在大西南的云贵川,在广袤的北方腹地,也存在一条承载千年的商贸古道。

  从历史文献资料来看,四川、云南通往陕甘地区也存在着一条极其重要的茶马古道,即秦蜀茶马古道,这条古道在宋、明、清时期承担了四川、汉中及湖南等地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西藏茶马交易的主要任务,也是真正意义上以茶易马的茶马古道。

  对陇南至今保留的茶马古道“交通遗存”的探查,我们发现陇蜀道的祁山道、陈仓道、阴平道,在秦陇与巴蜀之间,起着关键连接作用,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行政建制或者交通要道而言,在甘肃的丝绸之路线路中均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1 青泥岭下青泥村

  古徽州(今甘肃徽县)位于甘肃省东南川陕甘三省交界处,北通秦境,南通巴蜀,西进临洮,水系丰富,是连接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之地。境内存在着大量与茶马古道相关的文物古迹,宋代《新修白水路碑》,明代《白水石路记》,清代《徽州调停驿站碑记》等记述了白水路和青泥岭古蜀道的修筑和变迁。

  翻越秦岭到汉中的陈仓道,具体路线就是从陈仓向西南出散关,沿嘉陵江上游(故道水)谷道至今凤县,折西南沿故道水河谷,经今两当(汉故道)、徽县(汉河池)至今略阳(汉嘉陵道)接沮水道抵汉中,或经今略阳境内的陈平道至今宁强大安驿接金牛道入川,青泥古道就是陈仓道里最为险峻的一段。

  青泥岭的主峰铁山高耸于群山之巅,海拔高达1746米,天晴时从徽县县城朝向东南方向眺望就能看见。在《徽县新志》里对铁山的面貌有生动的描述:“青泥岭在兴州长举北,西北接溪,山东即今通路,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陷泥淖,故曰青泥岭。东南四十里巾子山,其山巅望之形似巾子,故名。其色如铁,又名铁山。唐谓之青泥,宋始称铁山。”

  青泥岭山脉横亘在徽县东南嘉陵、大河、虞关三乡镇之间,绵延20多公里。

  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笔下有写徽州青泥岭、木皮岭的诗文,描写了他们在徽州的经历和蜀道之险。徽州茶引批验所、巡茶察院行台的设立,再现的是明代茶马贸易在徽州的兴盛。

  青泥岭下的青泥村有李白、杜甫的塑像,左边的诗圣杜甫面容清癯,手中之毛笔似乎重若千斤;而右边的诗仙李白则显得神采飞扬,他举杯相邀,好像要和来客一起共醉呢!

  在青泥村,有八棵枝干共生在一起的银杏树——“八仙树”,看到了已经倾颓,但却雕窗明柱的清代民居——杜家大院,在草丛间,我们还找到了前人制作的石槽、石碾和石臼等旧物,这从侧面可以印证昔日的青泥村所在地是青泥古道上过往的官宦商旅准备粮秣、储存体力的中转站。

  一出青泥村再往南,一条村道映入眼帘。

  路左侧朝里是苍苔滋生的巉岩怪石,右侧往下则是奔泻如注的溪涧,而这条路顺着山腰向前伸延,没有尽头……

  2 白水峡旁白水路

  出青泥村,在路边可以看到一块遍体黝黑的石碑,碑名为“远通吴楚碑”,记载了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青泥村附近百姓整修青泥古道的事迹。

  而更早的明代“玄天神路”摩崖石刻位置在辛家吊沟村北,古道左侧的石崖上。碑额外上部自右至左横刻“玄天神路”四字,从它的下方“新刊修路碑记”的碑文可以看出是明代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民间修路所立。

  从看到“玄天神路”的路段再往前走两三个小时,有公路通往青泥岭的主峰——铁山。

  如今的青泥古道除了小部分路段仍可通行外,大多数已经湮没在荒草中无法辨识了,但它却在古人的大量诗文中保存着最初的风貌,在蜀道文化中处在核心位置。千百年来,穿梭在古驿道上的马帮,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山林深谷的宁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开辟了一条商路。

  青泥古道上,北宋承平时期也是行商如织,货物往来丰富。

  宋时,茶马贸易在边地日益兴盛,朝廷“提举茶盐司掌摘山煮海之利,以佐国用”的国策让青泥古道上的茶马交易量陡升,使得本来走起来要“百步九折萦岩峦”的青泥岭,已不适应大规模和大宗物品的运输,而且走青泥岭的运输和时间成本实在太高。

  于是,另修一条绕过青泥岭的宽敞、易行的路就成了宋廷的重要工作。白水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修建的。

  由于青泥岭道路过于艰难,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冬,利州路转运使李虞卿倡议改道新修经过白水峡(今徽县白水江下游峡谷)的白水路。李虞卿率领附近数县军民协同兴修,于至和元年修成自河池驿(今徽县银杏乡银杏村)至兴州长举驿(今略阳县白水江镇)的新路五十一里,缩短旧路(青泥路)里程33里。此后由河池县前往长举县的入蜀道路便舍弃青泥路而走白水路了。这段历史记载在《大宋兴州新开白水路记》摩崖石刻,当地人叫它大石碑,它矗立在大河店乡的瓦泉村,徽白公路边七米多高的悬崖上,现在已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修白水路记》镌刻于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六日,摩刻石详述了白水路的修建和变迁情况,为研究青泥古蜀道的兴废变迁史及古代交通运输、组织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是古蜀道上的珍贵遗迹。

  在摩崖右下侧,有明人张应登《过白水峡读磨崖碑》诗一首:“开路磨碑纪至和,于今险易较如何?水来陇阪寻常见,峰比巫山十二多。一线天光依峡落,悬崖鸟道侧身过。蜀门秦塞元辛苦,何故行人日似梭”,传神地描写了这条商路的繁忙。

  3 马铃远去茶香散

  到了明朝时,“茶马互易”依然是国策。

  明廷为了巩固对西北边区的统治,借鉴唐宋旧法,实行茶马互市,“绸缪边防,用茶易马,固番人心,且以强中国”。明朝茶法相当完备,自产自销形成了一套缜密的制度:产茶有课,贮茶有仓,运茶有法,贩茶有引,管理有茶马司,盘查有批验所,巡视有御史、行人,易马则曾有金牌信符,比价有定,私茶有禁。

  当时,在青泥岭下的徽州城东街就设有较大的茶马批验所,此外,还沿青泥古道一线设立虞关、火钻、高桥等茶马巡检机构。

  在青泥岭下的徽县设巡检司还有一层严肃的现实意义,那就是确保以茶换马能够顺利进行。

  明朝对茶马交易还有创造性举措,就是给茶和马发准运证,贴印花税票。

  火钻(火站峪)位于北距今徽县城六十里的榆树乡火站村。明朝时,在此处设有“批验茶引所”,也就是当地人们所说的“茶院”。在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在火钻修建巡茶察院行台,作为巡茶御史驻扎办公之所,徽县火钻镇自此成为巡茶御史的官署之地。这位御史官不大,相当于八品,但官小权重,负责监管全国养马苑圉和茶马交易,徽县自然也成为全国茶马交易的管理中心。

  茶过火站峪“茶院”时,必须领取花引,也就是茶的准运标志,否则,即使是将茶运到秦州三十五里店也无法交割,仍需返回火站茶院办理准运证、缴纳相应的税款等手续,足见明朝时对茶马交易的控制相比宋朝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政府对茶马贸易高度重视,设立茶马司专职市易,垄断茶马互市。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在秦州(今天水)设立第一个茶马司。七年(公元1374年),在河州(今临夏)设立茶马司。十二年(公元1379年),设立洮州(今临潭)茶马司。三十年(公元1398年),秦州茶马司改置西宁。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又在甘州(今张掖)设立茶马司。此后,茶马司的设置或有变更,但至万历年间,仍有河、洮、岷、甘、西宁、庄浪(今永登)六个茶马司。其中河、洮、甘、西宁四个茶马司设置时间最长,终明之世都没多大改变。

  当时,汉中府所属的五个州县课茶全部经徽州运送至秦州交割,然后转运到另一个集散地金城(今兰州),再分赴青海、新疆等地区,按茶叶的行销地去向,陕甘茶马古道的内涵亦被文化学者扩展为陕甘青茶马古道及陕甘青新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繁华已湮没在历史烟云中,成群结队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悠扬的马铃声远去了,馥郁绵长的茶香也消散了,出兰州往西,还能找到相关的茶马古道遗迹吗?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