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甘肃省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一周年情况新闻发布会。省司法厅副厅长马宝明、二级巡视员杨国民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我省以新修订行政复议法贯彻实施为契机,围绕建设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总目标,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宽口径、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度优势,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着力提升行政复议监督效能,充分彰显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
为使社会公众对一年来我省行政复议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司法厅副厅长马宝明先生,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杨国民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马宝明先生介绍情况。

马宝明: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同各位记者朋友见面,感谢各大媒体长期以来对我省行政复议工作的关心,接下来我就全省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相关工作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行政复议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法定救济途径和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层级监督制度,在化解行政争议、主动创稳、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于2023年9月1日颁布,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新法对行政复议制度作了全面完善和系统重塑,扩大了受案范围、优化了管辖体制、增加了便民举措、健全了审理机制、完善了决定体系。新法实施以来,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构扎实工作、奋力作为,在不断深化拓展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以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为契机,按照国家和省上的安排部署,围绕建设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总目标,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宽口径、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度优势,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着力提升行政复议监督效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24年全省新收行政复议申请6965件,同比增长111.3%,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初步显现。下面主要介绍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营造良好氛围,新法学习宣传走深走实
行政复议法颁布后,国务院、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办、司法部就学习宣传贯彻新法先后印发四个通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司法厅相继下发相关通知,在全省安排部署学习宣传贯彻新法。一是加强新法学习。将行政复议法列入“八五”普法规划和领导干部年度学法计划,发挥领导干部在学习宣传中的头雁效应,带头学习新法。推动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把新法作为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领导班子会前学法、重大决策前学法重要内容。在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全省政法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班上进行专题授课,举办全省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主持,邀请全国知名行政法学专家围绕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及地方配套立法为省市县三级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开展专题辅导。二是组织新法培训。为使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及执法人员尽快掌握新法的新程序和新规定,加强对行政复议员、行政执法人员的全员轮训、培训。省司法厅组织全省600余名行政复议员、12万余名行政执法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培训,组织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应急厅等21家部门召开座谈会议,就贯彻实施新法进行学习交流。省政府各有关部门组织本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复议法培训20余场次。市州分层级对各地区行政复议员开展了专题培训110余场次。三是突出新法宣传。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面向群众介绍受理范围、申请条件、制度优势等内容,解答行政复议咨询。组织法官、行政复议人员、律师、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广泛宣讲行政复议法。向全省手机用户发送公益短信3700万条。在甘肃丝路法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新修订行政复议法专题宣传栏,联合甘肃卫视录制“法治伴你行”行政复议专题节目,在甘肃日报、甘肃法治报等主流刊物发表署名文章。通过微信、手机、报刊等平台多渠道多形式的广泛宣传,不断提升了社会面对行政复议的知晓度、首选度、信任度,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选择行政复议依法化解行政争议,有争议找复议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二、服务保障大局,涉企案件高效办理
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的安排部署,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打出行政复议利企便企“组合拳”。一是开展专项行动。组织全省行政复议机构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联共同研究制定《甘肃省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任务分工清单》,推出护航企业发展的5个方面27条具体措施。二是搭建服务桥梁。不断织密行政复议服务网络,在各类企业密集的产业园区、开发区设立149个行政复议工作联系点,为企业提供咨询、受理、调解等一站式服务。深化服务意识,广泛开展行政复议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宣传行政复议制度,了解行政执法中滥用行政权力、增加企业负担、侵害合法权益等问题,解答企业法律咨询。省市县三级共组织行政复议集中宣讲53场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32场次。三是高效办理涉企案件。依法快立快审快结涉企业行政复议案件,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探索涉企行政争议“容缺受理”机制,加大“一揽子”调解力度,2024年全省受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612件,以调解和解方式化解行政争议140件,累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3亿元。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不服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向某县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经复议机关调查,发现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处罚存在程序违法、重复处罚和未保证申请人听证权利等问题,复议机关最终依法撤销被申请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00多万元。
三、坚持为民便民,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构践行“复议为民”理念,着眼群众所需所盼,拓宽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做到行政复议“应收尽收”“存疑先收”,多元化的立体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增强了行政复议吸纳行政争议的能力。一是线下服务形成矩阵。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在本级政府或司法行政机关门户网站上公布行政复议机构的地址、网络邮箱,公开行政复议咨询电话。加快建设行政复议实体阵地,打造依法行政、为民服务形象的新窗口新平台,建成103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集接待、听证、调解、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行政复议办案场所,省、市、县三级办案场所面积达2.5万余平方米,全面提升了行政复议办案的透明度,增加行政复议案件审理中群众的参与度。除此之外,全省14个市州在近900个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联系点、代收点,使群众就近就便申请行政复议。酒泉市搭建起由行政复议机构和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所、涉企基层联系点等共计100个服务点组成的“1+1+N”行政复议便民服务网络。二是线上服务一键直达。为落实新法关于“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参加行政复议,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规定,甘肃省司法厅统一建设,开通运行“陇原微复议”微信小程序,让人民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就能实现“掌上复议”、“码上复议”,开通“陇原微复议”以来,有近500件行政复议案件通过小程序提交申请。与“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对接,解答行政复议法律咨询。三是引流机制全面建立。为将更多的行政争议吸纳到行政复议渠道解决,省司法厅主动加强与省信访局的工作协同,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省行政复议与信访衔接配合的意见》,建立信访事项引流机制,在各级信访大厅设行政复议窗口46个,引流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的行政争议45件。落实府院联动,强化诉前引流,人民法院在行政案件立案前充分征求当事人意见建议,将行政争议有效引导到行政复议渠道。
四、放大制度效能,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受理程序、证据规则、审理模式作了全流程优化,司法部也就听取意见、普通程序听证、调解工作印发相关工作制度和指导意见,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构认真落实相关内容,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量。一是规范办案程序。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的新程序,落实“繁简分流”审理模式,实行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对法律规定的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更快捷定分止争,各级行政复议机构通过简易程序办理案件约800件。注重案件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及时听取申请人意见,保障申请人的陈述权和申辩权,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在普通程序中依法召开行政复议听证会130余次,100%听取申请人意见,提高申请人的法治获得感。二是注重调解和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调解工作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指导意见》,全年有455件行政复议申请在立案审查阶段调解后撤案。树立“穿透性”办案思维,运用“复议+调解”模式,有效化解行政争议,2024年全省以调解和解方式化解行政争议达1194件,调解和解率为24.5%。三是坚守公平正义。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坚持“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牢固树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信念,依据新法规定的决定体系,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准确适用法律,依法审慎作出决定。同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外脑”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出咨询意见300余件次,促进行政复议全面提质增效。2024年,全省办结行政复议案件6072件,5504件案件经复议后未再进入行政诉讼程序,实质性化解率达到90%。
五、强化法治担当,层级监督有力有效
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明确行政复议要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全省行政复议机构倒逼依法行政,强化行政复议监督的广度、力度、深度,不断推动全省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加强个案监督。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坚持“应纠尽纠”,积极适用变更、撤销、确认违法、确认无效等纠错决定,促进行政机关树牢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意识,全年共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934件,纠错率达到19.2%。二是强化类案规范。发布年度行政复议白皮书,向全社会公布行政复议相关数据。落实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意见书、约谈及通报批评、决定抄告等纠错机制,制定《甘肃省行政复议抄告制度》《甘肃省行政复议通报制度》,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及时向涉案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行政复议机构抄告行政复议决定。运用好行政复议意见书,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规范一行”效果。某市政府四件涉及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案件,因告知信息不完整、未说明不予公开的理由和法律依据等原因,连续被行政复议机关纠错,针对信息公开案件中的普遍性问题,行政复议机关向该市制发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三是加强跟踪问效。做好监督依法行政“后半篇文章”,制定《甘肃省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监督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书、意见书、调解书履行情况实行报告制度,实现行政复议申请受理、审理、决定、履行全过程、闭环式监督,全省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率达到100%,实现应改尽改。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马厅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我省是如何落实改革要求的?

杨国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并要求“健全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施行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力加速推进配套制度建设,行政复议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一方面是加快行政复议地方立法。新修订行政复议颁布后,我省依照新法规定,紧密结合我省行政复议工作的实际和改革发展所需,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甘肃省行政复议工作规定》,并于2024年9月29日以省人民政府第178号令公布,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后全国首部新制定的行政复议地方立法。
另一方面是健全配套制度。围绕贯彻行政复议法的新要求,我省逐步健全配套工作机制,制定出台行政复议答复工作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听证制度、行政复议办案证据规则等10多项制度,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制度机制规范化水平,做到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提质效。聚焦加强案件质量管理,探索行政复议案卷评查、工作质量抽查等机制。
主持人:
感谢杨巡视的解答,请下一位记者提问。

记者:我省行政复议工作在建立多元解纷机制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杨国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行政复议肩负着化解行政争议的重要职责使命,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我省各级行政复议机构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加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配合的工作部署和省政府、省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府院联动机制的意见》,着力推动行政争议多元化解。
一是建立会商机制。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制定《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 甘肃省司法厅工作交流会商办法》,推动联动交流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定期围绕行政争议化解、行政审判与行政复议衔接配合、规范行政应诉等问题等方面开展工作交流会商会议,实现行政复议、行政审判理念对接、机制衔接、信息共享,在多元化解纠纷上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协同化解争议。邀请法院就行政争议中证据的认定、法律依据的适用等共性问题开展类案研讨,协同解决行政案件中的争议焦点和实际困难。邀请法院、检察院参与案件调解,实现行政复议与调解和解“双轨运行”模式,最大程度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阶段、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以行政复议大厅为依托,全省已建立24个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强化行政复议、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协调联动,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三是加强应诉工作。积极推动各级行政机关贯彻落实《甘肃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施办法》《关于做好涉企业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指导意见》,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切实做到出庭又出声。会同人民法院监督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在100%。在此基础上,省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实质化解争议的实施意见》,明确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的案件范围,逐步提高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出庭出声比例,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走在全国前列。
主持人:
感谢杨巡视的解答,再请一位记者提问。

记者:推动行政复议工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行政复议队伍,我省在行政复议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国民: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行政复议队伍,对于推进行政复议工作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实施后,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办案数量明显增加,开始受理很多新型案件、适用不少新的工作程序,对专业素养、办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我省一直以来坚持把行政复议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实抓细。
一是建立行政复议员制度。提请省政府印发《甘肃省行政复议员管理办法(试行)》,建立省政府统一管理,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提名、同级政府任命的行政复议员制度。2024年9月省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甘肃省行政复议工作规定》,以政府立法形式对行政复议员和行政复议辅助人员队伍建设做出明确规定。按照司法部和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探索开展行政复议员队伍建设试点工作,起草与试点工作相配套的有关制度,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二是加强政治和业务培训。加强政治轮训,针对即将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人员进行任职前培训,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廉洁纪律等方面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员法律素养和办案能力,2024年省司法厅组织举办一期行政复议培训班,全省180名行政复议骨干参加培训,市县两级分级培训行政复议工作人员400余人。与省法院、省检察院联合举办一期法检司一体化培训班,组织全省行政复议员与法院行政庭法官共同参加最高法举办的“行政审判大讲堂”。
三是多措并举提升队伍能力水平。在全省部署开展案卷评查工作,通过自查自评、交叉评查、集中评查等方式评选10本优秀案卷,促进各级行政复议机构规范办案程序。加强对全省行政复议的办案指导,开展全省行政复议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组织行政复议人员学习司法部发布的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员业务能力,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
主持人:
感谢杨巡视的解答,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需要单独采访或者进行深入报道的媒体朋友请会后联系省政府新闻办。
希望各新闻媒体做好宣传报道,扩大行政复议工作社会知晓率和认知度。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再见!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12月30日全省机动车检验机构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成效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 2024年12月26日2024年省委省政府10件为民实事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 2024年12月25日“检守初心 护佑民生”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 2024年12月25日“感恩奋进,黄河之滨会更美”——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坚持守正创新,传承黄河文脉)实录(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