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企业家说营商环境】“投资金昌让人安心放心舒心暖心”

 2025/02/05/ 08:1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谢晓玲

【企业家说营商环境】

“投资金昌让人安心放心舒心暖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春节期间,在位于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甘肃德通国钛金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有序运转,银灰色的海绵钛产品正在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下线。

  2020年7月注册成立的甘肃德通国钛金属有限公司,是龙佰集团全资子公司云南国钛公司与金川集团的合资公司。公司年产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技术提升改造项目,是省列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金昌“千亿级”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的重要项目。

  “项目能够落地金昌,主要因为金昌的营商环境好,优惠政策多,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海绵钛的生产。”提起公司的投资兴业,甘肃德通国钛金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忠元赞不绝口,“项目建设过程中,金昌市从项目申报、科技支撑、专家技术人员帮助、电力供应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贴心服务和支持。”

  钛金属被称为“太空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但其生产需要大量氯气、镁等辅料。德通国钛落户前最担忧的供应链问题,在金昌市“链式服务”下迎刃而解。

  “金昌市工信局在项目签约后立即启动‘产业链地图’匹配,协调周边企业,为我们解决了氯气、氢气、镁等原料供应难题。一般情况下,这些配套项目至少需自建3年,而在金昌,政府3个月就帮我们打通了所有供应链渠道。”田忠元说。

  2023年6月,德通国钛项目因工艺调整需新增用地50亩。按常规流程,土地调规需耗时半年,但金昌市自然资源局启动“预审代办制”,金昌经开区派出2名专员全程对接,37天完成用地性质调整,住建、消防等部门“一次上门、并联验收”,为企业节省时间40天。

  最终,公司二期项目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开工。在金昌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上,德通国钛项目的审批进度条始终是“绿色”——代表零超时、零延误。

  为了扶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金昌市推出“一链一策”专项扶持政策,对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给予奖励;企业前三年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工业用电执行0.38元/千瓦时的“绿色电价”,较中东部地区低30%以上。“德通国钛凭借项目技术优势,累计获得政策奖补资金3200万元。”田忠元算了一笔账,“仅电价一项,每年就能节省成本2000万元,这在钛材料加工行业是决定性优势。”

  钛材料加工对技术工人要求极高,而西北地区人才短缺曾是德通国钛的最大顾虑。为了让企业吃下“定心丸”,金昌市打出“靶向引才”的组合拳,依托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德通国钛量身定制“钛金属加工班”,“订单式”培养技工。政府补贴600万元建设模拟生产线,让学员“毕业即可上岗”。2024年春季,首批76名学员已进入企业实习。

  “前两年,公司遇到钛材纯度提升技术难题,金昌市科技局牵线搭桥,促成我们与北京科技大学院士团队合作,政府出资500万元建设‘钛材料联合实验室’,让院士团队每年驻企工作60天。他们研发的‘电子束冷床熔炼技术’,使钛材纯度达到99.995%,产品附加值提升了3倍。金融部门还为我们发放了1.26亿元的科技金融贷款,解决了企业的资金缺口。” 田忠元感慨地说,“在这里,企业不是‘孤军奋战’,金昌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了自家事。在这里投资创业,让我感到非常的安心、放心、舒心、暖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