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时评】
从春节观影看文化自信
兰宇
今年春节档期,电影市场以总票房达到95.1亿元、观影人次突破1.87亿的亮眼成绩收官。这场“银幕盛宴”,不仅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纪录,更以多元题材、技术创新和文化共鸣的深度融合,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文化自信的蓬勃气象。
春节档的票房奇迹,折射出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升级与观影习惯的迭代。据国家电影局消息,今年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票房达到18.05亿元,观影人次达到3515.12万,均刷新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这一数据的背后,是电影作为“新年俗”的社会认同——人们通过观影实现家庭团聚,共享银幕上的喜怒哀乐。家长带着孩子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共同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的碰撞,影院成为代际沟通的纽带。这种从“物质消费”向“精神共情”的转变,也体现了国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与文化需求的深化。
票房纪录的不断刷新,也见证了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成熟。今年春节档被称为“特效量最足”的档期,6部新片中有5部涵盖IMAX、CINITY等高端放映制式,而且制作水准对标国际一流。《蛟龙行动》以1∶1比例打造“龙鲸号”潜艇,水下战场场景的逼真感刷新了军事动作片标杆。这种“技术硬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双轮驱动,标志着中国电影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并为观众提供了区别于好莱坞的东方审美范式。
春节档的票房神话,是中国电影产业厚积薄发的缩影,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这个春节,许多家庭的节日娱乐从“打牌喝酒”转向了“观影聊年”,这种“影院内外”的双向赋能,凸显了电影作为文化载体的社会价值,也让文化自信更加可感可及。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通过银幕与亿万观众对话,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电影市场的繁荣,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迸发的创新活力。相信随着更多“中国故事”的精彩讲述,电影将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05日【黄河时评】化解“就医难”从办好“小事情”着手
- 2021年02月19日【黄河时评】展现新时代甘肃精气神
- 2020年11月05日【黄河时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是与时俱进
- 2020年06月12日【黄河时评】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