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夯实守法普法根基 绘就社会治理底色——庆阳市推进普法与社会治理互融互促

 2025/02/13/ 10:17 来源:甘肃省司法厅

  2024年以来,庆阳市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市重点任务,以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抓手,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主线,以“法律十进”为载体,聚焦普法中心任务、突出普法重点对象,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基层依法治理互融互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高位推动 突出重点人群

  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规范运行。聚焦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全市实施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头雁工程”,落实《庆阳市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机制。聚焦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实施,采取“讲法+交流发言”的形式,研究制定《2024年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方案》,推动和带动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开展各类学习宣传活动,有力示范带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利用“甘肃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单位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国家工作人员,统一通过“甘肃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参加网上学法考试,以考促学。组织开展全省法治百场法治大宣讲庆阳报告会,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聚焦青少年“关键群体”,实施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护苗工程”,部署开展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普法,完善法治副校长运行机制,推进全市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常态化运行。全市1425所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春秋季开学“法治教育第一课”,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青少年法治讲座,建成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县级8个、市级1个、省级1个,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机制,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贯通学习成长全周期全过程。

  普治融合 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聚焦提高农村“两委”成员依法治理水平,实施提升村社干部法治素养“赋能工程”。纵深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律明白人”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三大工程。动态管理11个“全国民主示范村(社区)”、117个“全省民主示范村(社区)”、100个“全市民主示范村(社区)”,注册培训“法律明白人”8659名,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266户。部署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

  聚焦提升社会公众法治观念,全市实施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强基工程”。将“法律十进”作为全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有力抓手,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4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195余万人(次)。联合市妇联编印《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发放各部门单位、村(社区),有力推动全民法律素养再上新台阶。

  创新宣传 增强普法工作实效

  以“巧儿说法”品牌为引领,带动各县(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普法矩阵提质增效,结合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贯彻实施等要求,进一步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力度。

  组织编辑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移风易俗等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以案说法”编辑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移风易俗等案例,在《法治庆阳》《巧儿说法》栏目刊播。编印《“巧儿说法”未成年人典型案例选编》2.4万册,发放全市中小学校,持续提升“巧儿说法”的适用性和覆盖面。

  加大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研究,庆阳市在陇南两当举办的2024年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论坛红色法治文化分论坛作了主旨发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法治宣传、法治实践、红色研学等活动2500场次,参与群众69万余人次,真正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全民普法的“活教材”。

  2024年4月,华池县列宁学校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成为全国首家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同年12月,庆阳市推荐报送的《让老百姓遇到问题有地方找“说法”》获评甘肃省2024年普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庆阳市推荐的10部红色法治文化作品获省上评奖,红色资源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