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掀新辰 寻味兰州年
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灵魂,是赓续和传承优秀基因的载体。
乙巳年春节期间,作为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重要聚集地的兰州,以广博深邃的文化庙会、社火、灯谜、秦腔、鼓子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为载体,通过集中展演、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全面展示了兰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整体性及其时代内涵。于是,我们从黄河之滨熠熠生辉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中,看到并体悟了烟火兰州的时代特质。
近年来,兰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提升。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兰州人的文化心态在转变,文化自信在增强。
去年12月初,“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农历乙巳年是首个“申遗成功”的春节。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我市开展“烟火兰州贺新春”活动,涵盖了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体验展示、文化娱乐活动、旅游休闲消费、文博展览展出、文旅优惠福利等100多项精彩文旅活动。兰州太平鼓、高高跷、舞狮、军傩舞等非遗代表性项目轮番上演,激越震撼的节奏、憨态可掬的形象、欢快轻盈的舞步,不仅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沉浸式、接地气的方式融入了兰州人的年俗,还让观众现场感受了非遗的独特魅力,有效满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对春节文化生活的美好期待,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些饱蘸中华文明浓墨之美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不仅生动呈现了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智慧,讲述了具有原创性、民族性和参与性的兰州故事,还让世界看到了一幅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新图景,客观真实地彰显了中华文化基因的日益强大。
据统计,兰州市现有县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计198个。其中,77项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52项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5项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兰州太平鼓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兰州鼓子、苦水高高跷、兰州牛肉拉面制作技艺)。全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基本覆盖了非遗保护的十大类别,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在致力于项目申报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开展各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2024年12月30日,甘肃省政府正式公布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兰州市有15个项目入列。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不同地域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我市将组织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鼓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活动,培养新一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发具有兰州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展示展现兰州非遗的独特魅力。同时,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以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兰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以进一步推动非遗与文化创意、旅游等深度融合,在推进强省会行动、新时代美丽兰州建设中贡献兰州非遗力量。
据了解,今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期间,我市将举办兰州市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展与市集。在各县区设立参展展位,集中展示各县区遴选的优质非遗代表性项目,并面向全市召集参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通过市集展位进行非遗产品展销,展示兰州非遗的独特魅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11日【摄影】社火闹新春 非遗拜大年——甘肃省各地春节文化活动掠影
- 2025年02月12日秦安县举行“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灯谜展猜活动
- 2025年02月12日【图片新闻】兰州老街上演非遗火花表演
- 2025年02月11日【文化】四季轮转中难舍一碗庆阳饸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