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金昌市永昌县司法局水源司法所:以法为犁深耕乡土沃野 基层善治赋能乡村振兴

 2025/02/17/ 15:52 来源:甘肃省司法厅

  在金昌市永昌县,有片广袤秀美的清河绿洲,暖阳铺展在水源镇的田野上,勾勒出一幅质朴的乡村画卷。水源司法所,就静立在这片充满生活气息的土地上,它是坚固的法治堡垒,是百姓的温暖依靠。

  多年来,水源司法所这支扎根基层的队伍,频繁穿梭在田间地头,用点滴行动塑造起司法行政形象。化解纠纷时,他们解“心结”又化“法结”,让矛盾消弭于无形;面对社区矫正对象,他们用严管厚爱,为迷失的灵魂指引方向;开展普法宣传,他们怀揣热忱,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深植于百姓心间……他们以忠诚为笔,以服务为墨,书写着基层法治建设的动人篇章,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深深镌刻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2021年,该所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

  学以致用 因材施教 普法雨露润无声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水源司法所深知法治宣传的重要性,全方位、多举措推进法治宣传工作提质增效。以“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带头作用,秉持“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是普法主阵地”的理念,让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针对农民法律意识相对薄弱、矛盾纠纷随机性大的特点,水源司法所精心总结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创新普法方式,找准农村普法的最佳时机,组织开展法治座谈会、田间地头现场讲法、法治图书阅读等活动,让普法宣传真正走进乡村,走进群众心里。水源司法所所长李发仁积极与上级司法行政部门衔接,打造了水源镇法治文化广场,满足了村民在休闲娱乐时学习法律知识、交流法律问题的需求。近两年来,水源司法所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26次,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举办法律咨询和普法讲座20场次,进校园讲课12次,有效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意识。

  心系群众 释法析理 耐心细致止纷争

  “不回避、不推诿、不怕难、耐得烦、敢担当”,这是纠纷当事人对水源司法所的一致评价。在水源镇,各类涉农纠纷时有发生,这些纠纷不仅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影响着乡村的和谐稳定。此前,多名群众与某玉米制种公司因欠款问题发生矛盾纠纷。李发仁所长得知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安抚群众,并组织调解。但因分歧过大,双方始终僵持不下。李发仁便像陀螺一样辗转双方之间,反复磨合诉求,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调解,召开10余次群众会,集中普法3次,纠纷才得以妥善解决。如今,农户们见到李发仁,总会由衷地说一句“多亏了李所长”。

  水源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让党委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为导向,以“部门协作、条块结合”为工作原则,以“调百家事,解千家难,暖万人心”为工作目标,探索出“五+调解”工作法,即排查+调解、包案+调解、普法+调解、多元+调解、回访+调解。近年来,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36起,成功率达98%。积极配合综治中心开展警调、访调、诉调对接,成功化解三调案件85件,其中警调47件、访调7件、诉调31件,有效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立足本职 帮管并施 主责主业显担当

  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是司法所一项重要工作,关乎社会安全稳定大局。水源司法所按照“衔接好、监管好、引导好”的工作思路,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六化”管理,即思想汇报制度化、集中教育多样化、档案资料规范化、公益活动特色化、帮困解难深入化、考核奖惩公开化,持续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提档升级。

  社区矫正对象小陈,年仅20岁就因寻衅滋事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李发仁在与小陈的日常接触中发现,小陈长期在酒吧工作,社会交往复杂,自控能力较差。针对小陈的情况,李发仁精准制定矫正方案,一方面加大普法力度,开展警示教育;另一方面给予人文关怀,积极为他排忧解难,还推荐小陈参加装载机培训,全力铺就新生路,帮助他顺利回归社会。

  多措并举 拓展渠道 法律服务出实效

  水源司法所不断拓展公共法律服务,创新便民利民举措,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特色化、精准化、便捷化发展。秉持“最多跑一次”的服务理念,为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积极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督促律师签订法律顾问合同,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让村民通过手机微信就能享受到“零距离”的法律咨询服务。

  同时,水源司法所还重点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重点群体的维权工作,主动了解低保家庭、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三留守”等人群的法律诉求,宣传法律援助流程,明示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切实保障这些群体的合法权益。近两年来,水源司法所开展法律服务活动20余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53人次,进行法律援助初审35人次,充分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

  未来,水源司法所将继续秉持初心,以坚守与担当,深化法治实践,创新服务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生生不息的法治动能,让法治之光在这片土地上越发明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