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画里临泽”养出“发家致富鱼”

 2025/02/18/ 13:24 来源:张掖日报 吴玉杰 郭 浩 李 炳

“画里临泽”养出“发家致富鱼”

  吴玉杰 郭 浩 李 炳

  “我们这里的加州鲈鱼和彩虹鲷肉质鲜美,富含锶等微量元素,广受市场欢迎。”张掖市丰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临泽县鸭暖镇白寨村,合作社负责人马贵滨是远近闻名的养鱼好手。说话间,马贵滨随手将抄网竿伸入池内,原本活蹦乱跳的鲜鱼破水而出,从池中鱼变成了“网中鱼”。

  在市丰森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鱼养殖项目基地,既看不见鱼塘,也寻不到水库,只有一座座温室大棚,这缘于马贵滨独特的养殖方式。“我们打破用地环境的局限性,在温室大棚有限空间内高效利用水资源,控制养殖密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马贵滨的带领下,笔者走进温室大棚,一个个方形水池整齐排列,水循环系统纵横交错,水池中的鲈鱼争相翻滚抢食,水面顿时像开了锅一样沸腾起来,溅出串串水花。

  翻腾的鲈鱼搅热了寒风凛冽的冬日,也点燃了马贵滨丰收的喜悦。“春节餐桌上,少不了‘清蒸鲈鱼’这道硬菜。我们抢抓春节销售旺季,全力满足市场需求。”马贵滨乐呵呵地说。

  金鳟、虹鳟养殖也是临泽县一大特色。沿着蜿蜒的公路穿过九眼泉河道,一片井然有序的鱼池展现在眼前,这里便是临泽县凤凰渔场。

  放眼望去,九眼泉河在冰雪的装扮下更显蜿蜒曲折,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为这寂静的冬日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九眼泉河水质优良、常年流水不断,为养殖基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河水沿着水渠流入养殖池中,池水在阳光下闪烁着波光,上千尾虹鳟鱼与金鳟鱼在水中轻盈游动,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我们的虹鳟鱼富含锶元素,不仅受到本地市场欢迎,还远销青海、新疆等地。”凤凰渔场负责人鲁德明介绍。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我们还将拓展养殖七彩龟等新品种,积极探索苗种繁育技术,不断打响擦亮临泽‘富锶鱼’品牌。”提及未来,鲁德明满怀信心。

  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黑河、梨园河流经境内,形成了大面积的河流和湖泊,发展水产养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深化拓展现代农业发展“六个空间”,既在陆地上扬优势,也在水里面谋利益,充分挖掘富锶水资源优势,实施设施化水产养殖等项目,每年培育苗种70多万尾,产量35万公斤,产值2000万元。同时,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新亮点,建成古寨富锶螃蟹养殖基地、白寨望水轩冷水鱼养殖基地、化音磨沟冷水鱼养殖基地等特色水产养殖基地6个,年投放虾、蟹、鱼等各类苗种1500万尾,年产水产品1000吨,产值达1亿元。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