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在左 烟火在右
文\蒋静
东方鱼肚初绽时,书桌上的智能屏亮起温柔的蓝光,一串清泉般的琴音流过后,DeepSeek助手轻声播报临泽今日天气。半睡半醒中,我的鼻翼间已嗅到豆浆的香味儿,厨房里智能豆浆机蒸腾的热气,正氤氲出数字时代的年轮。当我搅动着杯中的旋涡,忽然想起幼时祖母用铁锅煮疙瘩汤的场景——时光的褶皱里,总有些事物在悄然更迭,却将人间烟火的温度藏在二进制深处。
当智能助手的开发者们为AI系统取名“深度求索”,我想它就不再只是机械应答的电子精灵,而是成了我们平凡人生活中最贴心的田螺姑娘。
那日我随口说起九色鹿,敦煌洞窟壁画就在手机的屏幕里徐徐展开,一只美丽的鹿抖落时光尘埃,眸子里仿佛探出月亮,绕着书案投下澄净的光斑。
和母亲视频时提起老宅木窗的剪纸花样,它竟瞬间调出秦安剪纸非遗传承人的直播课程。当红纸屑落成电子雪,覆盖了半个屏幕,剪纸传承人布满沟壑的手就与闪动的数据流一同在我们面前起舞。
去张掖看九曲黄河灯阵,深夜回家,车载导航突然提示:“检测到您今日晚归,已预约明早的核桃豆浆。”我不觉大惊。原来不知不觉间,AI算法编织的关怀,已藤蔓般攀结在日常生活的罅隙,就像小时候外婆兜里总揣着的几颗软糯红枣,不声不响地甜进我的心坎里。
春节,回到生我养我的小村庄。父亲酒后即兴吟唱,竟被AI谱成带着岁月气息的民谣;雪意里晃动的大红灯笼,幻化成二维码落在老屋春联的眉眼上;腼腆的小侄女儿用AI系统生成星空动画,衬着她手写文字“电脑里的星星不会眨眼,可姑姑说,真正的光住在人心里”,乘着电波飞向城市,化作了会呼吸的灯盏,城里的孩子只需抬头,便能望见祁连山的鹰振翅掠过浩渺的星空。
远在新疆的大姨回老家相聚,表妹教大姨用“记忆修复”功能。泛黄的照片在手机里活了过来:1983年的雪花落在大姨肥大的花棉袄上,1999年的我和表妹躲在一大丛的刺玫花丛后。大姨划拉着屏幕突然喊:“快看!你姥爷的烟袋锅还在冒火星呢!”这让我们不得不慨叹:那些被岁月或抹平或破碎了的烟火印记,竟被AI用数字针线缝补、拼接,立体而又直观地再现在面前。
更奇妙的是表弟面馆的“电子账房先生”。智能系统细数五年间食客来往的潮汐,在老榆木案板上刻下新的起点。扫码点餐的蓝光初亮时,大爷大妈们围着八仙桌嘀咕,直到发现能用方言对话点单,就拉长声音吆喝着“来碗大肉面”,皱纹里漾开的全是释然的笑。那天看见送外卖小伙子取走食盒,保温箱上印着“春风得意马蹄疾”,忽然觉得这光景真好——科技没有湮没旧时光,倒像是给老茶碗续上了甘甜的新泉水。
华灯初上时,手机界面弹出:全国有1万多人正用同款AI学手艺,甘肃大妈们在直播间教绣荷包,广东阿公戴着智能眼镜修钟表。这些消息像灶膛里蹦出的火星,热烈,喧闹。听着 AI助手念诵《城南旧事》,机械音里竟也含着几分胡同口的烟火气,心也渐渐静了下来。抬头望向窗外,只见东南天际有星星划过,像是撒向人间的银针,正一寸一寸把天上宫阙与地上灯火缝合成新的传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18日【理论】强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 2025年03月17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 2025年03月16日强科技 促创新
- 2025年03月16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甘肃省科技大会暨强科技行动推进会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