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人物】社区里的“120”——记“陇原最美退役军人”朱存智

 2025/03/20/ 08:4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顾丽娟

社区里的“120”

——记“陇原最美退役军人”朱存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朱大夫,家里老人这几天身体不太好,你能不能来看看?”

  “朱大夫,我把家里钥匙放你这儿,孩子放学以后来拿。”

  …………

  “朱大夫”名叫朱存智,是庆阳市西峰区南苑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社区医生。在部队当了22年军医后,朱存智自主择业回到家乡庆阳,筹资创办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了方便群众看病,他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印在卫生服务站的门头上,无论多忙,他都随叫随到,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社区里的120”。

  多年来,他接诊患者4万人次,免费出诊1500多人次,免费诊疗伤残病人和鳏寡孤独居民近千人,把医者仁心奉献给了社区群众。

  朱存智是“热心肠”。辖区居民不管是寻医看病,还是暂存物品,只要有需要,他都热情回应。

  朱存智先后获得全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陇原最美退役军人、庆阳市创业先进带头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成为卫生队的“顶梁柱”

  朱存智出生于环县洪德乡河连湾村,从小学习成绩优异。18岁那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朱存智背着高中课本和复习资料,报名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并被选进卫生队,接受专业培训。

  为了尽早熟悉医疗器械、药品的名称和用途,他主动承担起医疗器械消毒和药房整理工作,把医疗器械、药品都“鼓捣”一遍,边擦拭边看说明,直到完全记住。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年时间,朱存智熟练掌握了卫生队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并将所有药品名称、性能和每日用量烂熟于心。

  平时,卫生队要找哪个医疗器械,就找朱存智;要找某样药品,也找朱存智……

  朱存智爱动脑子肯用功,他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小本子,每次随大夫看病时,他就将病人的病情体征、大夫的诊疗方法一一记录下来,下班后一遍遍揣摩学习。渐渐地,他成了老师们最得力的助手。

  “那时候,我一直想考大学。”朱存智把从家里带去的书本放在床头,工作之余就抓紧学习,经常复习至深夜。

  1988年,朱存智如愿以偿,考入新疆医科大学,获得了系统学习医学的机会。

  大学毕业回到部队,朱存智成了卫生队的“顶梁柱”。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记三等功一次。

  社区卫生服务站“当家人”

  2002年,朱存智从部队转业。

  回到家乡庆阳,在找工作期间,有一次,朱存智得了重感冒。在医院就诊的过程中,他发现在大医院看病的患者非常多,大家不仅要排队挂号、做检查,还要排队取药,很不方便。

  之后,在同社区居民聊天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大家看病时都遇到过同样的困难,而自己居住的南苑路社区没有一个真正的卫生服务机构,朱存智心想:何不办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既服务大家,也为自己“找”份工作?

  下定决心后朱存智自费到庆阳市人民医院进行临床进修,对当地的多发病、常见病及用药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之后,他给社区写申请,希望办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没有办公场地,也没有医疗设施,一切都得靠自己。

  朱存智东借西凑,购买了3间铺面,采购了医疗器械和药品。

  就在朱存智期盼尽快开张时,新的问题出现了:按照规定标准,朱存智的卫生服务站面积不够,无法通过验收、无法挂牌运营。

  要扩大面积,就得有投资,可能借钱的地方已经借完了,怎么办?

  就在此时,庆阳市军转办伸出了援手,在军转办的担保协调下,朱存智从银行贷款,按照卫生局的规定标准,办起了当时西峰区为数不多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南苑路社区卫生服务站。

  2003年,经卫生部门审批,朱存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正式投入运营,他成为一名社区医生。

  真心服务百姓的“热心肠”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朱存智又找到了当年在部队里的感觉。怀着对医疗工作的热爱,对这份事业的珍惜,朱存智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都认真检查、详细询问、谨慎用药、悉心照料……

  他对自己的定位是:服务社区、服务群众。

  他向前来就诊的患者承诺:不收挂号费,免费出诊,免费为大家测量血压……

  有些患者测量完血压要付钱,朱存智坚决不收;有的病人出行不便,朱存智便一趟一趟出诊,病人家属过意不去,送他点小礼品,他也一概拒绝。他以军人的品格兑现着自己的承诺。

  时间长了,朱存智就成了社区群众熟悉、信赖的人。生病了找朱大夫,有其他事也找朱大夫。

  有一年,社区住户姜登仓的孙子患病,浑身疼痛,行走无力,无法上学,在当地检查多次,一直也没有明确的诊断。姜登仓担心孙子病情,想去外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但子女们都不在身边,他一个人带孙子出门存在困难。

  朱存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表示:“我是大夫,去医院我比你在行,我陪你去!”姜登仓坚决反对:“你陪我们去外地,你的诊所怎么办?不行,绝对不行!”

  朱存智顾不了那么多,他让老人立刻收拾准备,和他一起带孩子去西安。

  在医院检查时,孩子不能行走,姜登仓背不动,朱存智就背着孩子楼上楼下一趟一趟地跑,直到做完所有检查,病情得到确诊。

  回到庆阳后,朱存智每天上门为孩子打针输液,送药按摩,两个多月风雨无阻。

  孩子康复了,姜登仓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在送孩子回学校上课的那天,姜登仓领着孙子专程来到朱存智的卫生服务站表示感谢……话还没有说出来,姜登仓就已经泪流满面。

  这些年来,经朱存智亲自护送到大医院就诊的危重病人就有上百人。

  南苑路社区住户大多是上班族,为方便大家就医买药,朱存智几乎全天候上班,只要有病人打电话,他都随叫随到。

  “朱大夫不光病看得好,钱也收得少。”南苑路社区的居民都这么说。

  凭借良好的医术和医德,朱存智的卫生服务站被确定为社区优秀党员示范岗。

  2013年,他本人被庆阳市评为“全市创业先进带头人”;2019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表彰为“拥军优属”先进个人;之后,又被授予“庆阳市模范退役军人”“陇原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如今,朱存智已年过花甲,但他依然奔波在治病救人的路上,没有停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