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何佳睿
“我是浙江人,毕业后选择西部、选择甘肃,就是看准了这里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黄恒君说。
黄恒君从兰州财经大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工作两年后,又在学校的政策支持下,去北京读了博士,完成博士学业便继续回来工作。
“学成回来,还给予一定的安家费。”黄恒君是兰州财大人才政策的受益者。时至今日,这些人才政策依然在为学校源源不断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黄恒君正在授课。
(一)
刚工作时,学校甚至全省的统计学科发展都不是很好,黄恒君便自然而然地将助力学科建设的担子挑在了自己肩上,一手教学、一手科研,稳扎稳打,学科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突破。
在黄恒君的带领下,兰州财经大学建成了甘肃省唯一的统计学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也成功获批,为统计学科发展和产研融合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我们的学生有70%来自甘肃,这70%当中还有70%来自农村。”黄恒君说,上大学前,很多同学视野相对是比较窄的,我们把学科建设好了,其实就是给学生们搭建了更好的平台,给予他们更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学到更多。
“原来的大企业都会设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现在很多企业都开始增设首席数据官,这个数据官就是搞统计的,统计就是和数据打交道。”黄恒君与统计相伴的这些年,也亲历了统计学科变得越来越热门的过程。统计学科的火热,也恰恰反映出社会对于统计学专业知识的需要,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1年,黄恒君作为负责人形成的系列成果《大数据融合理论及在政府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获得由中国统计学会颁发的第一届统计科学技术进步奖,是15项获奖成果中唯一来自西部地区的成果。“这项研究成果就是与实践紧密结合,我们追踪了十年的数据来完成这一研究,用来帮助提升政府统计中的数据质量。”黄恒君说。

黄恒君(右四)挂职期间深入基层调研。
(二)
黄恒君现在带着7个硕士、9个博士,这学期他还为全校本科生新开了一门选修课《通俗人工智能》。萌生这个想法,正是ChatGPT出现的那段时间。黄恒君扎扎实实准备了两年,就想着要让没学过计算机、没学过统计、没学过人工智能的学生也能听得懂,并在实际生活中很好地把人工智能用起来。
黄恒君从担任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时,就十分重视学生的就业情况;现在作为副校长,又分管人事工作,黄恒君时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大家,“留在西部的机会更大。”
科研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但在黄恒君眼里,万千学生才是最好的作品,因为只有培养出更多人才,才能真正把发展建设的种子播撒在广阔的西部大地上。

黄恒君
2023年,黄恒君挂职任庆阳西峰区区委副书记,主要做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从校园到农村,从学生身边来到村民身边,黄恒君又将力量倾注到广袤的社会田野。
短短一个月,黄恒君走遍了全区13个乡镇街道和35个重点产业村。在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上,他协调建成技术西北领先、带农效益突出的鄢旗坳香菇数智化生产基地和司官寨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带动500余户农民年均增收1.2万元。
“我们还想要常态化监测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要降低成本,又要保证精确度,这就要求我们思考怎样把人工智能大模型这些工具运用进去。”庆阳的“东数西算”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又成为黄恒君研究的沃土。
“在西部这片广阔天地,发展含金量在不断上升。”黄恒君说,“在甘肃,在西部,必能大有作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21日【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坚守为民初心 助力乡村振兴——记临潭县八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生才
- 2025年03月20日【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刘清:让青春在家乡绽放绚丽之花
- 2025年03月19日【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张强:为绿色甘南贡献青春力量
- 2025年03月03日【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孙嘉琪:在西部挥洒青春,让梦想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