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科技链赋能 产业链提质 人才链支撑 兰州市科协实施基层科普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2025/04/09/ 09:07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 张万宏

科技链赋能 产业链提质 人才链支撑

市科协实施基层科普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兰州市科协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为抓手,争取省级奖补资金762万元,实施农技协、农村科普基地项目54个,探索形成科技链赋能、产业链提质、人才链支撑的融合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农民科学素质、特色产业竞争力和乡村人才活力的同步提升。

  延伸科技链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日前,针对皋兰县什川镇果农有机肥施入不足、施肥时间不科学等导致果园土壤板结严重、果树生长受阻、果品产量和品质下降等方面的问题,该协会组织农技人员引进了3种对土壤友好的新型肥料,在什川古梨园、桃园开展春季花前追肥试验及示范,现场培训农民科学合理施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对化肥的使用,进一步优化果品品质。永登县农产品产销协会引进有机玫瑰新品种10余种,带动2个乡镇200余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皋兰丰苗白兰瓜协会与甘肃省农科院共建甜瓜新品种孵化基地,推广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10项技术,辐射农户3000余户,亩均增产15%以上。

  做强产业链 打造“甘味”品牌新高地

  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普基地制定大樱桃、葡萄标准化种植规程,产品通过绿色认证,入选甘味百强品牌,年消费帮扶额达600万元。兰州迈绿达科普基地聚焦“拇指黄瓜”“蓝香栗南瓜”等高端品种,通过订单农业实现亩产收入超2万元,并以7.5%保底分红反哺农户,带动入股农民年均增收8000元。

  市科协依托项目资金支持,建立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运营、统一市场对接机制,创新“小而精”特色农产品开发模式,使特色农产品亩均收益达传统作物3倍以上,惠及农户5000余户。兰州百合、苦水玫瑰等50个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区域品牌价值提升30%。

  优化人才链 构建乡村智力引擎

  市科协以本土人才“树标杆”模式,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科技带头人800余名,以外部智力“强支撑”机制,柔性引进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专家20余人。徐金莲、魏公军等农技协负责人获评全国农技协“百强乡土人才”,带动组建农民技术团队12支,形成一人带一队、一队兴一业的辐射效应。兰州农尚荟基地联合李兆君研究员团队研发土壤改良技术,取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推动蔬菜增产20%。

  据市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我市各级科协组织着力构建技术推广+品种示范+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打造“田间课堂”“科技展厅”等基层科普阵地,有效推动了基层科普工作提质增效。市科协通过协会+专家+农户联动模式,组织农科院(所)专家常态化开展技术培训200余场,科技服务活动150场次,推广实用技术50项,引进高产优质品种超100种,培育农民技术骨干2万余人次,农民新技术掌握率达80%以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