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法治

16岁少年无证驾车逆向狂飙被判刑 检察官:未成年不是护身符

 2025/04/11/ 08:54 来源:兰州晚报 记者 许沛洁

16岁少年无证驾车逆向狂飙 被判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检察官:未成年不是护身符

  每日甘肃网4月1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4月10日,七里河区检察院公布一起少年因狂飙而获刑的案件。检察官提醒,未成年人身份不是无视规则的挡箭牌,更不是逞强耍酷的护身符!

  少年高速上无证驾车逆向狂飙

  2024年11月12日,16岁的马某某无证驾驶载客车辆行至G75兰海高速兰州南收费站时,为逃避交警检查,竟在高速公路长坡弯道密集路段逆向狂飙4公里,最高时速达157公里,导致40余辆正常行驶的车辆紧急避让,险酿重大交通事故。经查,马某某此前已两次因无证驾驶被行政处罚,但仍未吸取教训。

  案发后,七里河区检察院第一时间介入侦查,引导公安机关全面固定证据:调取全程监控录像,还原生死时速全过程;恢复涉事车辆行车记录数据,调查其他司机会车的惊险瞬间等。同时,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办案检察官秉持“宽容而不纵容”的司法理念,依法审慎审查,以马某某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起公诉。经七里河区法院审理,马某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

  检察官普法

  1.未成年≠无罪。马某某在未满16周岁时多次被行政处罚,因年龄较小未执行处罚,其错误以为只要自己未成年,法律就不会将其怎么样。错误的认知让其有恃无恐,最终在犯罪的歧途上越走越远。

  2.漠视规则终尝恶果。马某某初中辍学后长期脱离家庭监管,法律意识极其淡薄,将无证驾驶、高速逆行等行为视为“逞强耍酷”,却不知其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调查发现,马某某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对其生活疏于管教,未能及时纠正其违法行为。

  检察机关呼吁: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父母需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关注子女心理动态与行为边界,避免放任自流酿成恶果。同时,未成年人身份不是“尚方宝剑”,更不是“免死金牌”,违法行为记录将伴随终身,影响升学、就业等重要人生选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沛洁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