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科技 增动能】
陇西174克“太空种子”种进试验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张蕾 仲玲玲
四月初,天气晴好,陇西药圃园实验人员经过整地、覆膜,利用中药材穴播技术,把去年从“太空淬炼”回来的174克中药材种子播种到了试验田。
在此之前,实验人员对这批种子进行了出库、常温下存放10天、室外晾晒2天等一系列处理,从而提高种子的活力。
2024年9月27日,陇西县选送的124.2克黄芪种子、118.9克红芪种子、81.9克党参种子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进入太空,10月11日返回地球。11月8日,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接收了这批中药材种子,并全部保存在了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短期库内,为开展中药材“太空育种”奠定基础。
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张玉云说:“我们从苗期就观察它的形态特征变化,明年春季把这些种子种苗采挖出来移栽到其他地方,以防在种子开花结果的时候有串粉的现象。”
“明年秋季,我们就可以采挖党参,通过它的根量、生长量等因素评价是否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特性,再继续选育。黄芪和红芪后年秋季采挖,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它的形态特征、抗病性、抗逆性进行观察。”张玉云说,希望在这一批种子里面能够选出优质高产的品种。
太空育种,又称航天诱变育种或航天育种。它是一种集成了辐射、宇航、育种及遗传学等前沿科技的综合手段,其核心理念在于利用太空的独特环境(如微重力、高真空及强辐射等)诱导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层面的变异,这些变异为中药材品种的改良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将太空育种技术应用于中药材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有利于加快中药材品种选育进程,解决中药材面临的资源严重短缺、濒危及种子退化等问题,从源头上推动中药材产业良性发展。
未来,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协同兰州大学科研团队,依托中药材“太空种子”育种小组,接续开展这批“太空种子”的系统筛选、杂交以及遗传学鉴定、后期生长数据收集分析等“地面选育”工作,筛选出产量高、品质好的黄芪、党参、红芪优质品种,助力陇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3月27日为了一粒好种子 他们把实验室搬进麦田
- 2025年01月08日“遨游”太空的天水马铃薯种子回家了
- 2024年10月23日在孩子心中播下“劳动”的种子——兰州市第十六中学创新开展劳动教育收获满满
- 2024年08月08日亚盛薯业:科学育种做强种子“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