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张家川县:招商引资多点突破激发县域经济发展

 2025/04/16/ 08:54 来源:天水日报 顿映杰

张家川县

招商引资多点突破激发县域经济发展

  □顿映杰

  春光明媚,走进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川王镇的凡纳滨对虾养殖基地,一台台大型机械穿梭于项目建设现场,机器的轰鸣声让项目建设拼抢赶超,处处涌动着加快项目建设的强劲脉搏。

  “张家川县的要素保障和政策兑现让我们安心扎根,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政府服务单位现场办公指导服务,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甘肃苏陇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许明兰感慨道。

  这是张家川县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工作多点突破的一个缩影。

  今年一季度以来,张家川县紧紧围绕构建“4+2”产业体和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目标,深入实施招商引资突破行动和“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以“链式思维”聚产业、以“专班机制”强服务、以“全域协同”促发展,正成为张家川县招商引资的鲜明注脚。截至目前,签约协议项目15个,总投资51.19亿元;实施新建续建项目11个,到位资金4.2亿元、增量3.45亿元、增长4.6倍,预计一季度完成到位资金6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近两年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达到60%以上。

  招商引资的比拼,本质是服务的较量。张家川县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当“拼政策”升级为“拼服务”,企业与地方发展的“双向奔赴”便水到渠成。

  聚焦目标是张家川县招商工作的起点。围绕聚焦特色农业、畜牧养殖及现代饲草、中医药、轻工及其他制造、矿产及新型建材、文旅康养、餐饮服务等7条重点产业链,张家川县坚持招商引资定期调度、企业家访谈日、定期走访企业等相关制度,制定完善投资机会清单、目标企业清单、入驻企业服务保障清单和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现场督办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保障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推动签约早日开工建设。 

  目前,高质量谋划招商项目35个,总投资315.3亿元,重点产业链目标企业189家。

  从“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精准招商到“保姆式”全流程服务,张家川县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起“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营商生态圈,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张家川县商务局党组书记海金奎说:“今年以来,张家川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先后赴内蒙、河南、上海、天津等地外出招商7次,请进来洽谈19批次,从‘单兵作战’到‘全方位协同’,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招商工作格局。”

  据了解,张家川县先后与中能建(上海)成套工程、中铁第四设计院、北京华夏嘉业新能源、绿能高科、鹏辉力赫能源科技、甘肃景深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宏旺达金属制品等企业就新能源及新材料、高速公路、微风(光)发电、储能电站、石英石开发、自行车生产线等项目进行对接洽谈,并达成部分项目投资意向。

  畜牧养殖和肉牛产业发展是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围绕“4+2”产业体系,以实施“畜牧扩量提质行动”为抓手,张家川县成功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肉牛),招商引进张家川现代农业畜牧业全产业链项目,全县肉牛产业呈现总量扩张、质量提高、效益凸显的良好发展势头。

  走进位于龙山镇的天水顶乐伊禾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屠宰加工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熟练地进行着肉牛屠宰、分割、包装等工作,现场一片忙碌。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公司日屠宰牛50—60头,目前已屠宰牛5000头,年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吸纳解决当地就业人员105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牛羊养殖业发展。

  “张家川现代农业畜牧业全产业链项目从2023年3月签约到动工再到2024年8月建成投产,仅用了一年半,干部把我们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围绕企业需求和困难蹲点服务,全周期护航,破解我们项目落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在屠宰车间,天水顶乐伊禾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军介绍着。

  早在2023年,张家川县就建立起“谋划、洽谈、签约、落地”四级项目数据库,对兰洽会签约重点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进展缓慢项目实行包保专班“一对一”跟踪,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为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持续落实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领导包抓、专班推进等制度机制,张家川县还全面落实“项目管家”及代办服务制度,全力推动解决用地、用水、用电、融资等要素保障和行政审批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对招商引资项目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到竣工验收提供“一站式”服务,以“小切口”撬动“大服务”。

  如今,第三十届兰洽会签约凡纳滨对虾养殖基地建设、易德康养示范区、肉制品生产线、文化美食综合体等项目有序推进。

  如今在张家川,招商引资多点突破产生的效应正在彰显。数据和产业发展势头见证张家川县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进发,在“拼”与“抢”的背后,是思维之变、机制之新、服务之暖的深层变革。张家川县如何让“招得来”变为“留得住”、“长得大”,或许答案就藏在那些深夜洽谈的灯光里、工地轰鸣的机械声中,以及企业家舒展的眉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