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兰州市城关区雁宁路小学:跨学科生态课程让知识在自然中“活”起来

 2025/04/22/ 16:21 来源:城关发布

雁宁路小学:跨学科生态课程让知识在自然中“活”起来

  城关区雁宁路小学以“打破学科壁垒、回归育人本源”为核心,创新开展跨学科生态课程实践。学校以雁滩公园为天然课堂,将草木砖石化作教材,融合语文、美术、数学、英语、劳动等多学科元素,让学生在真实场域中体验知识的鲜活魅力,实现学习与成长的深度融合。  

图片

  语文+美术:书写自然与文化的诗意对话 

  五年级学生深入挖掘雁滩公园文化脉络,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用研究报告解码公园的历史底蕴,从五泉书院的书香到南湖水榭的建筑美学,将文化传承融入笔端。六年级学生则以《鲁滨逊漂流记》为灵感,为书中角色设计“雁滩公园探秘计划”,手绘导览图、创作水墨风格明信片,让文学想象与艺术审美交织共生。

图片

  数学:丈量自然的理性之美

  学生们将课堂延伸至公园的每个角落:五年级“几何小侦探”用皮尺测算建筑结构,绘制立体数学小报;六年级学生则设计“租船解密”“圆柱与圆锥”等实践课题,让比例与空间几何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抽象的数学公式在自然中化作丈量世界的生动标尺。  

图片

  英语:用世界语言讲述家乡故事 

  五、六年级学生联手打造《雁滩公园英文指南》,从景点名称的翻译到文化典故的解说,再到双语导览模拟,学生们用英语搭建文化桥梁,向“海外友人”传递雁滩的生态保护理念,让本土故事走向国际。    

图片

  劳动与综合实践:指尖上的生态智慧 

  学科融合,让自然成为“立体教科书”。劳动课上,学生们化身“生态造景师”,以枯木、苔藓、黏土等材料还原雁滩荷塘、芦苇荡等场景,微景观中融入落叶堆肥、雨水收集装置,传递环保理念。综合实践课则汇聚各学科成果,师生共绘生态长卷——数学数据成坐标图,语文故事变插画脚本,劳动摄影入画卷,形成一幅融合科学与美学的成长印记。  

图片

  校长郭彤表示,生态课程的开设,是让知识跳出课本,成为浸润心灵的养分。当孩子们在湖畔丈量、在亭台创作、在自然中思考,学习便不再是符号的记忆,而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探索。未来,雁宁路小学将继续深化生态课程建设,培育“眼里有山河、心中有热爱、笔下有力量”的时代少年。  

图片

  记者手记

  雁滩公园的风,吹过孩子们的测量尺,翻动他们的双语导览页,也托起微景观中的一叶扁舟——这场跨学科实践,正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真,为新时代素质教育书写生动注脚。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