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 打造群众身边的“美育课堂”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一大早,志愿者刘纹利就来到了临夏州文化馆一楼的书法练习室,在每张桌子上整齐摆放好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品。不一会儿,孩子们陆续走进练习室,刘纹利和其他几名老师开始了一天的书法培训课。
“横笔要平稳,注意起笔和收笔的力度,尽量做到横平竖直。”刘纹利手把手教小学员如何写好硬笔字。
这个书法公益课堂由临夏州文化馆打造,每周末准时开课,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
今年12岁的赵昊辰是临夏市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从小对练习书法兴趣浓厚,他在文化馆的书法班学习了6年。
“在这里不仅能免费学习书法,还有机会参加文化馆组织的书法展览和比赛。”从简单的笔画练习,到书写一幅完整的作品,赵昊辰在老师的指导下,临摹名家字帖,慢慢掌握了书写技巧,书法水平不断提升。
“群众在哪,服务就到哪里。”临夏州文化馆馆长徐光文说:“我们把文化馆作为推动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打造人民终身美育学校、涵养文明的主阵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临夏州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妈妈托起初生的婴儿,大地隆起珠穆朗玛……”走进合唱室,春之韵合唱团正在进行排练,深情而悠扬的歌声回荡其中。合唱团的团员们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职工,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相聚于此。
据介绍,合唱室有200多平方米,能够同时容纳100人。放在7年前,合唱团团员马莉琴想都不敢想。“我们合唱团成立得早,那会儿没有固定练习场所,团员们只能凑钱租场地。”马莉琴说,2018年起,文化馆为合唱团免费提供了场地和音乐器材,时常邀请专业的老师来指导。
有了稳定的场所,春之韵合唱团的人气也越来越旺,从成立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100多人,大多是年龄在50岁至80岁的退休职工。文化馆成为合唱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参加合唱团,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丰富了退休生活。”马莉琴说,大伙儿积极参与文化下乡活动,把艺术送到乡村的各个角落。
与马莉琴一样,今年63岁的才让草也想让艺术之花遍地绽放。
古筝班上,才让草指导小学员拨动琴弦,曲声悠扬婉转。
“古筝作为传统民乐,有独特的魅力。”才让草从临夏州民族歌舞剧团退休后,“闲不住”的她东奔西跑,很多时候免费上门教青少年学古筝。
2020年,才让草的古筝培训班进驻文化馆,她每周末都待在文化馆,有40多名小学员在这里学习。
“传统民乐越来越受关注,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动力。”才让草还说服曾经的学生加入培训班,在师徒二人的努力下,五年来,她们在文化馆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有些学员还考上了全国著名的艺术院校。
徐光文介绍,文化馆针对各年龄段人群设置了书法、合唱、舞蹈、管乐、模特走秀、葫芦丝等兴趣班,真正让文化馆成为一座美育学校,让每一个走进文化馆的人,能够在这些公益培训和展演中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
不仅如此,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城乡群众,临夏州文化馆推出线上慕课,内容涵盖文艺展演、专题讲座、艺术慕课等数字文化产品,打造“永不下课”的美育课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2月25日【理论】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
- 2024年11月19日兰州新区将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
- 2024年10月24日【图片新闻】兰州首届少儿美育综合展在甘肃美术馆举行
- 2022年06月01日合作市教育系统举行师生美育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