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强县域 促提升】高台:村企携手种好菜

 2025/05/13/ 14:56 来源:新甘肃 记者 侯洪建

高台县巷道镇太安村霸王薹迎来采收。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渊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

  时下,走进高台县巷道镇太安村,放眼望去,一垄垄霸王薹鲜翠欲滴,长势喜人;菜心地里,新苗探出地面,泛起盈盈绿意。数十位务工人员俯身田间,贴着薹茎顺势一割,随即整齐码放在手腕上。

  “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长出的霸王薹饱满脆嫩,品质很好。”甘肃惠丰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丁枫说。

  甘肃惠丰源是太安村通过“村级合作”模式吸引入驻的公司,主要从事各类蔬菜的种植、初加工和销售。一边是良好的种植条件,一边是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和稳定销路,村企双方一拍即合,携手发展蔬菜产业。

  太安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1450亩耕地租赁给甘肃惠丰源建设蔬菜产业基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入驻以来,镇村在生活保障和基建配套上全力支持,让我们能够安心投资。”丁枫说。

  村企合作,迎来发展的好机遇。

  “霸王薹的采收期将持续至6月上旬,目前日销售量稳定在2万斤左右,主要销往广东、四川等市场。”丁枫表示,采收结束后,还会根据市场需求轮作其他蔬菜品种。

  谈话间,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地块上空来回穿梭,开展补肥、施药工作。“我们预先设定好飞行高度和速度等参数,无人机便能按照规划航线自主作业,省时省力。”丁枫说。

  丁枫走进田间,拨开菜叶看起了色泽。“种好一棵菜,还真不容易呢。”他说,这几年,公司从选种、农技辅导到生产物资保障,全程护航蔬菜产业发展。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太安村村委会副主任吴学珍算了一笔账:“光租金这一项,就为村民带来年收入110多万元。蔬菜每年的生产周期长达8个月,可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既带动了群众增收,又培养了一批种植技术工人。”

  在公司今年新建的保鲜库前,十多位务工人员忙着对蔬菜进行挑拣、称重、入库等工作。保鲜库门口,一辆载有8吨产品的运输车即将发往成都。

  村企合作模式下,太安村村集体经济实现从零到30万元的突破。

  近年来,高台县立足各镇村发展实际,深入推进村企联建,引进有市场、有品牌、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加大供外蔬菜基地建设力度,在满足错季生产供应的同时,着力推动蔬菜产业向绿色生产、精细加工等全产业链方向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4个供港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1.17万亩,预计年可生产蔬菜1.87万吨以上,实现产值近1.7亿元。

  “我们将依托高台优越的自然条件,做强粮油、果蔬、制种等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推动更多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去。”高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永亮说。

植保无人机在开展飞防作业。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 摄

工人对采摘的蔬菜进行挑拣、称重、入库等工作。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渊 摄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