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恶意的外号、一次故意的推搡,甚至朋友圈的一条嘲笑留言——这些算不算霸凌?”近日,甘肃省兰州监狱的民警走进耿家庄小学,用真实的案例视频和互动情景模拟,给五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不一样”的法治课。

情景模拟+案例警示 揭露校园霸凌危害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句伤人的外号、一次故意的推搡,甚至朋友圈的一条嘲笑留言,都可能成为伤害别人的‘武器’。”课堂上,民警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思考校园霸凌的界定与表现形式。结合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民警详细解析了肢体暴力、语言侮辱、网络欺凌等行为的法律后果,强调“年龄不是违法犯罪的‘保护伞’”,警示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
现身说法+情感共鸣 树牢法律敬畏意识
民警以真实改造案例为切入点,通过视频展示和案例讲述,直观呈现校园霸凌对施暴者、受害者及双方家庭的深远伤害。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在场学生深受震撼,学生感慨:“霸凌不是‘闹着玩’,它不仅毁掉别人的青春,也会让自己付出自由的代价。”
法律支招 传递自护“锦囊”
“如果遭遇霸凌,沉默和以暴制暴都不是正确答案!”针对学生关心的“如何应对校园霸凌”问题,民警总结“四要四不要”口诀:要勇敢说“不”、要及时求助、要保留证据、要相信法律;不要沉默隐忍、不要冲动反击、不要网络攻击、不要以暴制暴。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民警逐一解答。

学校老师表示:“监狱民警用‘高墙内’的真实故事敲响警钟,比传统说教更有感染力。这种‘普法+德育’的模式,为平安校园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兰州监狱将继续深化“法治进校园”活动,通过“监校联动”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织密法治防护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5月22日邓良栋:扎根阡陌的法治耕耘者
- 2025年05月22日兰州市司法局:践行“党建+阳光复议”理念 高质量推动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
- 2025年05月22日甜度+法度=幸福满分!定西通渭这样为爱加“典”
- 2025年05月22日白银市白银区司法局开展“我在现场”助企行动 法律服务赋能营商环境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