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法治护航——习近平法治思想陇原实践基层行动】
思想领航 法治护航 以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保障陇南高质量发展
陇南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永革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近年来,陇南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全面突破,护航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各级政府党组坚持开展纪法教育,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采取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专题学法等方式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在《陇南日报》开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栏,不断提升各级干部法治素养。创新“四学联动”机制,通过“领导干部领学、专家学者辅学、部门联动研学、基层一线践学”,开展专题讲座112场次、机关宣讲19次,推动法治学习走深走实。创新“清单+督察+考评”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实现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述法全覆盖,倒逼法治建设责任落实。
二、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化。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确保行政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强化依法决策。健全专家论证、公众参与、风险评估等机制,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及各级政府常务会议议题纳入合法性审查范畴,近三年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事项1230件,采纳率达100%。坚持良法善治。提请出台《陇南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陇南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等7件地方性法规,修订《陇南市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立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健全联动机制。构建“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协同治理联动机制,聚焦法治政府建设、营商环境优化、行政争议化解等重点领域,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机制,推动行政效能与司法效力有机统一。
三、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将法治作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破除市场壁垒。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动态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确保各类经营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融合,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探索推广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健全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从轻减轻处罚清单,激发市场活力。优化精准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更多高频事项“一网通办”“跨域通办”。探索创建一站式投诉监督平台和统一便捷的投诉举报体系,建成全省首家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高效办结经营主体投诉事项。畅通政企沟通机制,建立市政府领导接访企业家绿色通道制度,营造良好政商环境。开通“陇商通”企业服务专线,建立“30分钟响应—24小时办结”的服务标准,实现话务接通率、满意率均达99%以上,政务热线荣获全国“协同高效典范”和“品质争先典范”荣誉。成立招商引资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定单制”服务。
四、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标准,着力实现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制定市县乡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清单,统一启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专用印章,实现三级监督网络全覆盖。专职监督机构由9个增至28个,工作人员由19人扩充至274人,落实财政保障经费1063万元。率先完成全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试点。提高执法队伍能力。动态管理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确认公告532个执法主体。严把执法人员准入关,组织1398人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依托线上平台开展执法人员全员培训,覆盖2.5万人次。实施执法案卷全流程评查,抽查426件案卷并闭环整改问题,同步梳理3.2万余项行政执法事项,细化裁量基准,确保权力运行透明规范。武都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市新建行政复议机构23个,落实人员编制54名,扩容办案场所3000平方米,保障工作经费300余万元,实现行政复议机构“五有”标准全覆盖。创新实施行政复议员分级管理制度,任命专业复议员71名,形成多层次争议调处体系。近三年受理案件总数超1000件,年平均增长107%,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率达97.2%,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三年保持100%。
五、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以基层治理为基础和支撑,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着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5万余人次参加学法考试。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选聘760名法治副校长覆盖630所中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等法治教育活动,覆盖学生9.5万人次。创新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品牌活动,年均举办各类法治宣传活动3000余场次,推动形成全民守法良好氛围。创新矛盾化解机制。推行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通过“说、议、办、评”四个环节,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圈”和“社会共治圈”,累计收集群众诉求15.74万条,办结率达98.6%,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35万件,创新做法入选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夯实基层法治基石。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双培养工程,累计培养2万余名“法律明白人”,实现全市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1个、省级161个,建成法治文化广场88个,打造3条“民主法治示范带”。新建全省样板司法所9个,实现199个司法所司法协理员全覆盖。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探索社区矫正公益活动助农新模式,重新犯罪率持续下降。
陇南市将聚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完善制度体系、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服务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陇南实践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