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新时代陇原先锋】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画卷——记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党支部

 2025/07/09/ 08:1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蔡文正

【新时代陇原先锋】

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记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党支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蔡文正

  盛夏时节,白龙江水奔腾不息。从舟曲县城出发,沿着逶迤的白龙江溯流而上约50公里,就到了曲瓦乡城马村。

  沿着青石板路向村口前行,“田园城马、英雄故里”大字映入眼帘,抬眼望去,层峦叠嶂、青山环抱,走进村庄,只见石墙朱瓦,碧水垂柳,一幅美丽的田园景色。

  美丽的城马村有289户1076名村民在此安居乐业,其中党员84名。近年来,在城马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城马村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旅融合等方面成绩突出,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荣誉,城马村党支部荣获“全省标准化先进党支部”荣誉。

  强产业

  走进城马村智能蔬菜大棚,暖湿气息扑面而来。电子屏上清晰地显示着温度、湿度和光照情况,大棚内,一排排萝卜叶绿意盎然,樱桃萝卜水灵可爱。

  城马村党支部立足村情实际,锚定“党建引领、共建共赢、携手推进、产业振兴”的发展思路,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深入调研与科学规划,整合各方资源创办甘南兆隆智慧农业科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投资建成8座现代化温室大棚,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法人,发展羊肚菌、黑木耳等特色种植业。

  “我们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每年蔬菜大棚的分红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近10万元。”城马村党支部书记张俊师介绍道。

  城马村以合作社为依托,成立联合党支部,领导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城马村党支部创新采用“村企联合、村社联动、社社联建”的发展路径,多点发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城马村党支部还打造了龙须菜种植基地,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建立起从育苗、种植到采收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产品品质稳定;从岭藏鸡养殖区充分利用当地山林资源,采用生态放养模式,藏鸡在山林间自由觅食、活动,赋予了鸡肉紧实鲜美的独特口感;中华蜂养殖项目则依托周边丰富的蜜源植物,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养殖方式,产出的蜂蜜品质纯正、营养丰富。

  此外,城马村党支部积极与周边乡镇开展合作,整合资源,共同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利用城马村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冷库、蔬菜加工车间等设施,对产出蔬菜进行统一初加工、冷藏及销售,实现了互利共赢,切实拓宽了村民的增收致富渠道。

  善治理

  在城马村服务中心大厅里,每名村干部都会仔细阅读服务日志,这本厚厚的登记本记录了来访人、时间、事由、办理情况等基本信息。

  “村党支部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服务制度,开展各项服务代办、限时办结工作,为的就是让群众少跑路、让村干部多办事,真正做到群众有所呼、党组织有所应。”张俊师介绍道。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只有群众积极参与的治理才是真正有效的治理。

  为了让群众行动起来,城马村党支部一方面定期组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环境卫生红黑榜”等评选活动,激发群众活力;另一方面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规定彩礼限高标准,引导党员带头抵制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

  为此,城马村党支部精心组建政策宣讲、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助老扶幼、文明倡导5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同时科学划分5个“党员责任区”,明确每名党员的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

  党员志愿服务队除了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还经常到村民家里讲解惠民政策,定期为老人打扫房间、代购生活用品,为儿童辅导功课、开展心理疏导。“全体党员用实际行动将党组织的温暖与关怀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里。”张俊师说。

  兴文旅

  2016年,城马村被舟曲县纳入第二批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

  在建设过程中,党员带头干,群众主动干,坚持“一村一品”“一家一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结合城马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遗迹、民间艺术、传统劳作等,统一打造红瓦石墙、富有文化底蕴的民居。

  城马村党支部还深度挖掘当地石头资源和人文特色,将古树、陶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旅发展,邀请专业团队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性改造,开发出12家独具特色的“藏乡民宿”。

  “这些民宿在保留藏族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生活设施,让游客在感受藏乡文化魅力的同时,享受舒适便捷的住宿体验。”张俊师介绍道。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城马村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内规划建设了科普展示区、果蔬采摘区、亲子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域,每逢节假日,园内游客络绎不绝。这一文旅产业发展模式每年不仅为村集体增收11万元,还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今的城马村,通过党建引领、项目支撑、产业扶持和文明实践,打造成为“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