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漳县:城市更新让生活更幸福

 2025/07/09/ 08:5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蔡峰

漳县:城市更新让生活更幸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蔡峰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2021年以来,漳县精准聚焦民生关切和城市建设短板,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先后有武阳公园建成运营、滨河路拓宽提升、生态廊道扩绿增效、文昌路建成通车、盐川学校投入使用、地下管网优化升级……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生活圈”变成“景观带”

  漫步漳县武阳公园,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这两年,政府因地制宜,把这里改造成公园,除了绿化好以外,休闲健身设施更是一应俱全。”家住漳县武阳镇董家庄村的老人董兴德说,自从家门口修了公园,他每天都会来这里,上午锻炼身体,下午和邻居们下棋聊天,生活很丰富。

  武阳公园是一个集生态保护、文化展示、健康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公园,自开放以来,以完善的设施、优美的景色,吸引了大量群众前来休闲“打卡”。公园内盐文化广场、儿童游乐场、篮球场等基础设施齐备,还种植各类树木、花卉,四季皆有景。

  与武阳公园隔路相望的漳河生态廊道也是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该项目主要以生态修复、护岸绿化、人文景观为重要建设内容,新建彩色混凝土步道1.9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2.8万余平方米……“河道改造后,河岸边整洁美观,不仅有花花草草,还有健身器材。”家住武阳镇城西社区居民董志强感慨道。

  近年来,漳县坚持把生态宜居作为城市发展的更高追求,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思路,持续开展城市生态加密和景观提升行动,精心雕琢诗意栖居幸福空间。目前,漳县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84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24%、绿化覆盖率达到40.01%,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全新变化。

  “精更新”打通“主动脉”

  “我是土生土长的漳县人,感受最深的是咱们漳县近年来的城市变化,尤其是道路交通方面,大家出行越来越便捷了。”驾车行驶在宽阔平整的滨河路车道上,市民高龙飞赞叹不已。

  一路通而百业兴。近年来,漳县致力于疏通道路“血栓”及路网“毛细血管”,新建泰安路、文苑北路、武阳路东段、文昌路……全力打通城市“大动脉”,让群众出行变得更加快速便捷。

  地下管网是一座城市的“命脉”,也是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

  漳县坚持把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大力气推进城市地下管网的建设管理工作,先后实施完成滨河路供排水管网提升、贵清路商贸街城中村市政管网改造、城区排水防洪防涝设施建设等管网改造项目,累计改造雨水管网16.04公里、供热管网21.7公里、污水管网13.1公里、供水管网11.41公里。

  同时,漳县持续强化统筹规划、盘活闲置资源,建成地下停车场、生态停车场、智慧停车场等,配有车位2100余个、配建充电桩100余个,让群众停车体验更舒适、停车秩序更规范、停车环境更智能。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过去,小区院内有些杂乱,居住条件也不理想。这两年,政府投入了资金对小区实施了改造提升,不但院内更干净整齐,而且还修建了凉亭等设施,休闲散步有了好去处。”家住漳县阳光小区的居民陈云鹏说。

  重做保温、整治飞线、粉刷外墙、增补绿地……漳县结合县情实际,着眼城市长远发展,科学编制老旧小区改造规划,根据小区破旧程度、居民改造意愿等情况,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17个。

  为满足群众对住房的多样化、多元化需求,漳县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稳步推动房地产开发和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累计新建住宅小区11个、住宅4800余套,全县住房结构不断优化、居住条件持续改善。

  走进漳县文苑幼儿园,园内环境优美、育儿设施齐全,配备了各类教具和游乐设施,能够满足孩子多样化的学习和游戏需求,该幼儿园于2024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学校离家真近”“学校环境好”……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们谈论新修建的学校,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近年来,漳县持续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全县新增城区学位7500个,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入学需求。

  随着城市更新的深入推进,武阳大地正焕发出新活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