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陇原先锋】
用心用情托举民生幸福
——记嘉峪关市雄关街道祁连社区党委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晓明
走进嘉峪关市雄关街道祁连社区,温馨扑面而来。小道旁绿植葱郁、繁花溢香,宣传栏前居民驻足,阅读文明故事,健身区内活力彰显。
祁连社区地处嘉峪关市老城区,辖区人口近3万人,是全市人口最密集、商业网点最集中的社区。近年来,祁连社区以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以民需导向驱动服务升级,通过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同共治,深入推进“同心嘉园”品牌建设,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社区标兵”“平安甘肃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微实事”点亮“大幸福”
每月16日,祁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都热闹非凡,公益理发、磨剪子、修理家电等志愿服务在这里进行。
一大早,活动场地早早布置妥当。“孩子,麻烦你给我剪短点,清爽些。”祁连社区居民王德和坐在理发椅上说。志愿者微笑回应,剪刀飞舞,不一会就剪出个利落发型。
在祁连社区生活多年的“85后”青年李帆,压根没想到自己的“微薄之力”竟成为社区党组织联建共建的“重要资源”、惠及辖区群众的“暖心依靠”。
从2017年开始,每个月李帆的团队都会在早上9时如约而至,为银发老人“义剪”。不少银发老人理完发后都主动提出要付些费用,但都被这些“年轻娃”婉拒了。
理了3年发的老人杨秀林说:“炫丝100的手艺真的很不错,理发师很热情,弄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像这样的公益服务,在祁连社区共有15项。在祁连社区党委书记杨秀琴看来,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暖心驿站、开展暖心服务,需精准“联姻”供给端和需求侧,看准了抓紧干、久久干,千万不能半途而废。
祁连社区党委按照“供给创造需求”的适配理念,对接居民需求,精准聚焦八大惠民“微项目”,整合辖区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政府、企业、社会资源,链接民间资本、民营机构、社会力量,探索建立以需定供、有序管理的“合伙人资源库”,推动形成“党委引领+社会组织+专业力量+公益服务”协同互补的共赢格局。
截至目前,祁连社区开展义剪义诊、困难帮扶、就业培训等活动200余次,链接资金10.3万元,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以“微实事”托起“大幸福”,社区民生服务品牌持续擦亮。
“小社区”撬动“大资源”
如何让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关键还得看社区聚拢资源、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家住祁连社区文化街区的王凤兰,今年72岁。她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隔三岔五要去医院看病,但儿女离得远、无暇照顾,老两口出行不便。一次社区网格员入户走访,老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有方便的车辆可以接送老两口去医院。
祁连社区党委了解到辖区部分老年人、残疾人的需求后,积极链接辖区资源,精准对接嘉峪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制定微项目合作意向书,摸排有此项需求的老人。
2021年3月,双方合作的“星星之火 暖心接送”志愿服务微项目落地实施,由28名出租车志愿者为祁连社区28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一对一”的免费“专车”接送服务。
“您记下我的电话号码,需要用车的时候随时给我打电话,我就来接送您。”出租车志愿者何世同叮嘱着老人。这样一送一接,何世同风雨无阻地为几位老人服务了4年多,他的真诚打动着每一位服务对象。
“星星之火 暖心接送”党建志愿服务微项目运行4年来,祁连社区党委定期召开微项目评审会挖掘微项目潜力,多次和嘉峪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召开工作对接会,丰富合作内容,拓展延伸出“星星之火 爱心送考”“星星之火 就业帮扶”“星星之火 情暖夕阳”等贴近民生的服务内容。截至目前,“星星之火 暖心接送”志愿服务微项目发动出租车志愿者80余人,爱心接送1100余人次。
近年来,嘉峪关市雄关街道祁连社区不断强化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通过优化网格管理、链接资源共用,延伸基层党组织“触角”,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旁观者”变“主人翁”
“小区没改大门前,人们出行不方便。在社区帮助下,大家劲往一处使,终于解决了我们心心念念的问题。”祁连社区文化小区居民屈桂玲说,过去文化小区西门单向通行,早晚高峰期拥堵严重,给居民出行造成不便。
祁连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了解情况后,组织物业和居民代表坐在一起议事。社区根据居民们的意见,调研走访,积极协调各方面,快速启动实施了西门通行系统改造项目,赢得居民们的好评。祁连社区以“党委统筹、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协同治理闭环,为基层治理装上高效运转的“齿轮”。
“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组织领合、自治融合、资源聚合,广泛链接辖区资源,惠及居民万余人次。”祁连社区党委副书记卢慧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7月10日【新时代陇原先锋】党群携手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图景”——记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街道枣林西社区党委
- 2025年07月09日【新时代陇原先锋】党群携手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地图”——记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街道枣林西社区党委
- 2025年06月27日【新时代陇原先锋】初心如磐践使命 服务为民显担当——记兰州市安宁区枣林西社区党委书记黄丽娟
- 2025年06月23日倾心基层“智”理 托起社区幸福——记全省先进工作者、新区文曲中心社区党委书记董世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