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十四五”成就报道之六:雪域江南绽新颜

 2025/07/25/ 22:13 来源:碌曲县融媒体中心

  雪域高原,藏江南。阿拉乡的“十四五”是藏乡儿女紧跟县委县政府步伐,用双手改写命运的五年。从产业单一到多元兴旺,从人居简陋到家园和美,全乡干部群众用实干实现从闭塞边陲到幸福明珠的跨越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的数字里,跳动着高原发展的强劲脉搏,更让“幸福阿拉”的图景在草原深处愈发清晰。

  泥泞老路变现代通途

  “十四五”期间,阿拉加大力度攻坚基础设施:S326碌卓公路(合作界至阿拉乡段)5.93公里全面开工,彻底打通连接合作市的“最后一公里”;国家重大工程西成铁路碌曲站落地邻近兄弟乡镇,与G1816乌玛高速、S326公路形成三位一体枢纽,未来将实现“草原直达蓉城”的梦想。全乡所有行政村、主要交通干道100%通硬化路,35公里产业路深入牧场腹地,形成“外联内畅、环线成网”的现代交通体系。在吉扎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过程中,挡墙排水渠与村内道路硬化(沥青路)工程稳步推进;6个自然村生态文明小康村项目实现硬化路、太阳能路灯、文化广场全覆盖。电商物流网点遍布各村,草原深处的特色产品沿着这条“信息高速路”飞向全国。

  合作兴牧促产业坦途

  19家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旗帜在草场飘扬,奏响传统牧业转型的强音。阿拉乡立足资源禀赋,以生态畜牧业为核心,推动产业向“绿色、优质、高效、融合”转型。推广科学养殖、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控技术,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益和畜产品品质。产业链条延伸中,蕨麻猪经11道工序制成真空包装,糌粑点心,青稞奶茶通过现代化生产线分别可实现日均约1000盒和5000杯的产能。同时,依托得天独厚的草原风光和浓郁的藏族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精心打造特色藏家乐、精品民宿集群等特色旅游项目。统计,“十四五”以来,阿拉乡群众收入实现从单一牧业转向“牧业收入+合作社分红+政策性补贴+旅游务工”多元格局,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8%的增幅里,跳动着集体经济的强劲脉搏。

  改善环境护生态乐土

  站在返青的草山上远眺,一幅天蓝、地绿、树密、水清的画卷在阿拉大地徐徐铺展。阿拉乡扛起守护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责任,严格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20.915万亩草场实施禁牧、休牧、轮牧,通过人工种草、鼠虫害防治,让“秃斑地”重披绿装。人居环境整治中,“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体系让生活垃圾处理率超90%;“厕所革命”与人畜分离工程惠及全乡;237名生态护林员、草管员网格化巡护208平方公里土地。如今,溪流映蓝天,牧场连碧波,“像保护眼睛一样护生态”已融入每个群众和干部的日常实践。

  七改工程暖万家乐土

  467户新居的玻璃窗上,凝结着从忧居优居的时代晨露。十四五期间,阿拉积极撬动群众积极性,高标准实施户内七改工程:配套完善水电路讯绿化基础设施,配备独立厨房与卫生间,接入太阳能、电采暖等清洁能源,安装热水器、洗衣机等现代家电。公共服务同步升级:标准化村卫生室行政村全覆盖,药品储备满足基础医疗需求,家庭签约医生定期巡诊实现小病不出村;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图书阅览、文艺排练功能丰富精神生活;所有学校营养餐计划100%覆盖学生,100%入学率与巩固率托举国家未来。养老保险参保率持续提高,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精准落实,织密筑牢社会保障网。评选星级文明户”等弘扬孝老爱亲、移风易俗传统,锅庄舞比赛等文体活动焕发牧民新貌如今村落里整洁的庭院、现代化的陈设、嬉戏的孩童、阳光下笑谈的老人,是温暖的民生答卷

  五年躬耕,山河为证。阿拉乡聚力发展,昔日泥泞变通途,集体经济增实效,生态家园展新颜。如今,全乡正乘乡村振兴大潮,矢志守护绿水青山,笃行创造幸福生活。阿拉儿女将继续奋发实干,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书写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