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曹旭
8月2日,“渭水泱泱 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媒体探访报道团,走进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探秘当穿峰越谷、筑库引川的人类工程浩浩荡荡推进之时,被打乱生活环境的鱼类如何繁衍生息、河流生物多样性如何保障。面对这样的生态之问,引汉济渭工程正以匠心之举,给出生态答案。

引汉济渭工程
据陕西水务发展引汉济渭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魏溪介绍,引汉济渭在一期工程建设中,施工者以“国之大者”的胸襟“重构山河”,在规划、选线、定线阶段,主动避让生态敏感区,换取秦岭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完整延续。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从汉江生态基流保护层面出发,通过科学规划,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保障水体自净能力,进行科学孵化、投放鱼苗等。”魏溪说。
基于此,引汉济渭工程在黄金峡建设了鱼类增殖放流站、生态鱼道、人工鱼巢等一系列水生态保护工程。这些设计不仅是对鱼类生活习性的尊重,更展现出工程建设中的生态智慧。
黄金峡鱼类增殖放流站位于黄金峡水利枢纽向北1公里处,在这里的多个圆形养殖池里,鱼儿欢快嬉戏。
该站根据汉江生态系统特点,对青鱼、草鱼、翘嘴鲌、鳜鱼等十多种鱼类进行人工繁育、增殖放流。目前,该站年培育65万尾鱼苗,近四年已向汉江投放150万尾鱼苗,有力增强了汉江生物多样性。
生态鱼道是引汉济渭工程中的鱼类洄游产卵“绿色通道”。在黄金峡水利枢纽大坝旁,全长1908米的生态鱼道蜿蜒伸展。鱼道内的“栅格板”,为鱼类减缓水流,帮助它们轻松洄游。生态鱼道上设有鱼类“休息室”,让洄游鱼类中途恢复体能,确保它们顺利“回家”繁殖。
此外,引汉济渭工程还在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前河道修建人工鱼巢。鱼巢模拟自然水生环境,布设网绳、水草等,为鱼类产卵繁殖提供安静宜居场所。工作人员还定期监测鱼巢内的水温、溶氧量等数据,确保鱼类产卵繁殖顺利进行。
在保护鱼类繁衍生息的同时,引汉济渭工程还实施渣场覆土复耕,将工程渣场变为山区群众致富发展的良田沃土。
此外,为减少对秦岭生态环境的影响,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南干线沿秦岭南麓潜山地带布置,为沿线区域未来发展留足空间。作为优质水源的汉江水,将显著提升关中地区饮用水质量,降低地下水超采风险,改善关中河流生态,助力秦岭北麓生态修复。“引汉济渭在为关中生产生活提供用水的同时,还将对关中河流复苏、河流生态改善等产生长期良性影响。”魏溪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02日【渭水泱泱 大潮滂滂】点“污”成“净” 陕西三原县环保公司积极构建全域水环境治理体系
- 2025年08月02日【渭水泱泱 大潮滂滂】渭河高陵段:绿色、生态、文明的“泾渭分明”
- 2025年07月31日【渭水泱泱 大潮滂滂】詹刘险工:“驯服”惊涛的“将军坝”
- 2025年07月30日【渭水泱泱 大潮滂滂】闪耀在渭河波光里的皮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