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夜市“夜”态升级点亮城市新活力
从“地摊经济”到“品牌夜市”,从“单一消费”到“文旅融合”
王 龙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张掖的夜市渐渐热闹起来。甘州府城夜市里,烤串的滋滋声与食客的谈笑声交织成一首生动的市井交响曲;甘州老街夜市上,手工艺品摊位前围满了驻足挑选的游客;而在山丹县的焉支巷子文旅型夜市,古风表演与特色小吃相映成趣,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近年来,我市通过优化布局、健全制度、完善设施、强化监管等举措,推动夜市经济从“烟火气”向“文化味”“品质感”升级,不仅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更是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
从“散乱”到“有序” 激活夜间经济活力
“以前夜市摊位挤在马路边,既影响交通又不安全。现在搬进标准化市场,环境好了,生意也更红火了!”在甘州区星光夜市经营烤串的王师傅感慨道。
我市以“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原则,对夜市布局进行系统性优化。甘州区取缔城南公园、中心广场等13处零散夜市,新增调整8处规模化夜市,涵盖历史城区、滨河新区、城东片区等区域,形成“15分钟便民消费圈”。山丹县依托焉支山文化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打造集美食、非遗、表演于一体的文旅型夜市,单日客流量突破3000人次。肃南县结合民族特色,在夜市中融入裕固族服饰、歌舞展示,成为游客体验民族文化的“打卡地”。据统计,全市共有规模化夜市20余处,摊位800余个,涉及商户930户,从业人员2600余名,日均消费近100万元。
从“粗放”到“精细” 构建长效机制
夜市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驾护航。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每季一题”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座谈会,聚焦“规范夜市管理促进夜间消费”主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夜市管理、运行及从业人员代表共商夜市管理有效举措。相关部门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夜市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实施意见》《张掖市夜市管理规定(试行)》《张掖市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生产职责清单》等制度文件,推动形成夜市规范管理长效机制。甘州区制定实施《夜市积分制考核管理办法》《夜市基本准入条件》等制度文件,形成“制度约束——过程监管——量化考核”闭环管理机制。高台县与商户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明确燃气使用、消防安全等责任,并组织定期培训。肃南县建立商户自治委员会,由商户代表参与规则制定,形成“政府引导+商户自律”共治模式。
从“将就”到“讲究” 夯实发展基础
“以前夜市地面油腻,晚上走路要小心。现在铺了防滑地砖,还装了灯带景观,档次一下提上来了!”在润泉湖市场夜市购物的市民刘先生说。
各县区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夜市设施改造。甘州区投资800万元升级甘州府城夜市,增设油烟净化设备、垃圾分类站和停车设施。高台县改造夜市污水排放管道,架设照明灯30余个,投入20余万元在夜市统一铺设地胶,有效防止油污渗漏污染。肃南县在夜市配套建设微型消防站、24小时监控室和游客服务中心,安全感大幅提升。山丹县开发“夜市管理APP”,商户可在线申请摊位、报修设施,消费者能查询美食攻略、投诉问题,实现“一屏通办”。
从“被动”到“主动” 守护城市烟火气
夜市经济既要“热”起来,更要“管”得好。我市建立“多部门联动+智慧化监管”模式助力夜间经济发展。市场监管部门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开展“你点我检”活动,让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抽检。城管执法部门实施错峰执法,在夜市高峰期增派巡查人员,重点整治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商务部门发放“电子消费券”,联合美团、抖音等平台开展促销活动,引入特色商品和品牌,提升夜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公安部门创新推行“夜间警务”模式,构建“定点值守+步行巡查+车辆巡逻+无人机监测”立体化防控体系,有效提升夜市治安管控能力,为广大游客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生活环境。
从“本地”到“全国” 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
“甘州府城夜市现在成了‘网红’,周末好多兰州、西宁的游客专门开车来打卡!”甘州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
我市以“夜市+文旅”为突破口,推动夜市经济品牌化发展。甘州区将甘州府城、张掖老街夜市与大佛寺、湿地公园等景区串联,推出“夜游张掖”精品线路。7月28日,大型历史舞台剧《凿空——张骞出使西域》在甘州府城首演。8月,第三届山丹炒拨拉美食节燃情启幕。入夏以来,焉支巷子日均客流量达4000人次。临泽县结合丹霞地貌特色,开发“星空夜市”,设置天文观测台、光影秀,成为外地游客的“潮玩地”。
从“地摊经济”到“品牌夜市”,从“单一消费”到“文旅融合”,我市夜市经济正以创新之姿,书写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这里,每一盏灯火都照亮着民生温度,每一声吆喝都传递着经济活力,每一处场景都彰显着文化自信。未来,我市将继续以夜市为笔,绘就一幅“越夜越精彩”的城市画卷。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06日【抵制高额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张掖市甘州区:“六个一”刚柔并济治理高额彩礼
- 2025年08月07日东沟村“由乱到兴”的治理实践——张掖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2025年08月06日【图片新闻】学生在张掖市青少年无人机特训营感受科技魅力
- 2025年08月05日张掖山丹第三届炒拨拉美食节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