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草脉模式”:党员带头降彩礼 产业固本育新风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 王玥 马佳蓉
在灵台县什字镇草脉村,共产党员王安宝用两场特殊的婚事,为乡村婚俗改革写下生动注脚:嫁女儿放弃彩礼,娶儿媳力争将彩礼降至1万元,省下资金助力子女创业发展。他的这一举动,如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什字镇掀起移风易俗的层层涟漪。
躬身示范,让两场婚事打破旧俗
当儿子与邻村姑娘情投意合时,王安宝主动邀约对方家长恳谈:“孩子们结合是为了更幸福的生活,不能让他们的日子毁在高额彩礼上,咱们把彩礼压到1万元,剩下的钱留给小两口创业!”
对亲友“面子”“另类”的质疑,王安宝态度坚定:“习俗不改,年轻人永远背着债过日子。”
最终,一场仅花费5万元的简约婚事成功举办。
更早之前,他嫁女儿分文未取彩礼,成为全镇首个“零彩礼”嫁女的农村党员。两场婚事节省的钱转化为子女发展养殖产业的启动资金,如今两个家庭年增收均超过5万元。
制度破冰,让村规民约凝聚共识
作为一名党员,王安宝深知个人示范需转化为制度力量,他积极向村委会提议将低额彩礼、婚事简办写入《草脉村村规民约》,同时协助组建红白理事会,全程介入婚丧事宜,推行“事前劝导、事中监督、事后评议”机制。
“少要彩礼不是寒酸,是为孩子减负!”在村上组织的院落宣讲会上,王安宝用自家实例算清“经济账”与“幸福账”,带动37户家庭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
发展固本,让产业兴旺筑牢根基
为根治“彩礼依赖症”,王安宝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参与硬化村道、新建文化广场,举办“文明家庭”“低彩礼模范”评选,建立创业扶持基金,将省下的彩礼转化为生产资本。
“现在大伙明白了,钱投在产业里比扔在彩礼上实在!”村民马彩霞感慨。如今草脉村近乎一半的婚礼彩礼与全县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持平。
清风远播,让模范力量激荡文明乡风
王安宝家庭获评县级“移风易俗模范户”,其经验迅速辐射全镇。什字镇推广“草脉模式”,27个村制定彩礼限额标准,完善村规民约,成立镇级“倡导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宣讲小分队,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最新理论、相关政策及利害关系讲清楚讲透彻,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活动29场(次)。
“破除旧俗就像移山,党员干部带头挖第一锹土,群众就会跟着刨开整座山。”王安宝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什字镇乡风巨变的真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12日【抵制高额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临洮:深化移风易俗 倡导婚嫁新风
- 2025年08月07日【抵制高额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清水 “四步十二策”劲吹婚俗新风
- 2025年08月06日【抵制高额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张掖市甘州区:“六个一”刚柔并济治理高额彩礼
- 2025年07月31日团省委"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百城联动活动在金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