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雪域高原筑天路 匠心品质铸坦途——卓合二期项目建设纪实

 2025/08/26/ 09:51 来源:每日甘肃网

  在甘南高原的苍茫群山中,一条蜿蜒的“巨龙”正穿越海拔2960米的冻土与岩层,将天堑变为通途。作为甘肃省“十四五”交通规划的重点工程,卓合二期项目自开工以来,以实干为基、匠心为魂,在巍峨群山中书写着现代基建的传奇篇章。

  这一年来,从关键控制性工程——三岔特长隧道正式进洞,到隧道右线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每一项进度的突破都是我们路桥人用汗水浇灌的成果。这一路走来,甘肃路桥人朝着目标迈进,用钢铁意志凿出生存通道,为改善当地群众出行条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我们时刻践行“筑路架桥,造福社会”的企业使命。我们勇往直前,开路于山,斩棘于途!

  工程进度:重点突破,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路基工程完成清表47.96%,桥梁工程完成桩基49.19%,隧道工程完成初支19.45%。项目施工团队齐心协力,针对控制性工程三岔隧道,依据现场围岩状况、超前地质预报以及监控量测数据等信息,进行周密分析,并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隧道掘进速度,将月度范围内各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层层分解到班组,具体到人,细化到每日完成的工作量,再结合三岔隧道上导开挖循环时间统计表,分析总结后规定每道工序、每个循环的完成时间,以此保障年度施工任务高质量、顺利达成。全体项目成员昼夜奋战,以周密的进度管控和高效的资源调配,保障了工程整体按计划稳步前行,彰显了路桥人攻坚克难的硬核实力!

  质量创新:匠心巧思,提质增效

  匠心铸品质,创新促发展。项目部始终将“创新”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一系列实用且高效的“微创新”点亮了施工一线,显著提升了工程作业的质量和效率。项目部人员枕戈待旦,在面对钢筋切割加工低效率、误差高时,没有坐以待毙,始终将“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作业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实践创新,设立“钢材集中加工配送中心”,该中心依据“厂区建设标准化、生产存放分区化、设备运行规范化、人员作业工序化”理念开展生产管理工作。该模式大幅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场地和设备使用率、钢材综合利用率,更实现了误差的精准控制,成为标准化施工的利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隧道施工品质保障方面,项目团队着重从源头解决问题,项目施工团队精准发力,在纵向排水管中使用定位卡具,确保排水坡度毫厘不差,项目人员还采用“碎石透水砂袋工艺”让滤层铺设更加规范高效;为提高二衬质量和施工效率,二衬台车配置自动布料器及高分子堵头模板。布料器采用多维度布料臂设计,避免传统人工布料问题,确保混凝土填充均匀,还可实时调节布料速度,减少台车占用时间,加快进度;高分子堵头模板模块化拼接,安装简便,能阻断浆液渗漏,确保二衬外观质量。为了有效抵御施工损伤,施工团队采用“排水管三通保护装置”为关键预留接口穿上坚固的铠甲。同时,桥梁安全根基也因“桩基钢筋笼安全防护网”而变得更加稳固,其模块化设计能严密封堵深孔作业的孔口风险,为施工人员筑牢了生命防线。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仅是项目部追求“高质量”“低成本”“微创新”的举措,更是为施工团队构建起一道生命安全防护线,这也充分体现了项目部秉持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精神。

  安全为本:科技护航,生命至上

  寒霜偏打无根草,事故专找大意人。安全生产牵系着成千上万的家庭,或许事故背后正站着家里的顶梁柱。安全是项目施工生产中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在桥梁桩基施工中,传统钢筋笼防护装置存在防护盲区、易位移、笨重低效等问题。为此,项目创新团队采用了穿插式安全防护网片,该装置具有轻便快捷、安装高效、耐候防腐、可循环利用等优势。通过模板化设计来适配不同孔径,这也彻底解决了移位风险,显著提升了施工安全性和经济性。安全防护在于细节把控,在于防患未然,更在于责任于心。为进一步提升项目人员的安全意识,项目部引入“路安宝”智能安全管理系统,通过人脸识别、AI隐患识别、培训闭环管理等技术,实现人员实名认证、隐患智能排查及全过程安全管控。为确保项目人员的施工安全,在隧道施工中,通过部署视频监控、门禁控制、人员定位及环境监测系统,项目值班人员可以实时关注监控施工动态、管控人员进出、追踪定位及环境指标,全方位保障施工安全。

  成本管控:精益建造,效益双赢

  精打细算降成本,开源节流增效益。为全面落实“大成本”管理体系,严格夯实成本管理责任,为进一步提升项目经营效益、盈利能力,项目部制定了项目成本管控责任清单,全面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卓合二期项目借助“会前备实、会中挖实、会后督实”的成本分析会机制,已累计解决材料超耗等多种关键问题。项目喷射混凝土超耗率较最初下降22.27%,仰拱混凝土超耗率较最初下降4.66%,二衬混凝土超耗率较最初下降3.44%。项目部用扎实的实践证明,只有让每一次分析都紧盯问题、每一项措施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让成本管控成为项目提质增效的“硬核支撑”。项目各部门也在思想、目标、行动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群策群力,共同推动项目的降本增效工作。项目部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实行“三个统一”工作方针,一是思想统一。自开展降本增效工作以来,项目部成立了成本管控领导小组,制定《卓合二期项目降本增效责任清单》,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在集体意识上做到高度统一。二是目标统一。项目各职能部门结合业务范畴,提出针对性的降本增效措施20余条。工程技术部门聚焦隧道超耗治理工作与负变更工作,通过优化爆破参数、调整开挖工法等措施降低成本,有效控制超挖、控制超耗;材料部密切关注大宗物资市场价格走势,及时与型材、水泥、砂石料等供应商沟通,力求将材料价格控制到最低。三是行动统一。项目部紧抓二次经营利润点,根据隧道围岩情况,对满足要求隧道弃渣进行二次加工利用;对劳务公司履约保证金推行现金上缴或保函形式,确保履约保证金100%上缴,降低劳务公司履约风险。征迁协调部还通过谈判协商将农民工工资保函与新城隧道分部合并办理,享受了保函1500万元办理上限政策,同时积极与省公交建集团担保公司、甘南州人社局沟通,由省公交建集团担保公司牵头与工程担保公司办理保函,为项目节约成本50余万元。

  党建引领:红旗飘扬,聚力攻坚

  党旗飘扬指航向,匠心筑就新篇章。项目党小组将战斗堡垒筑在工地上。项目部坚持以“大党建”工作机制为统领,为工程建设注入红色动能。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在隧道掘进、技术攻关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突击队带头冲锋,确保项目建设能按期通车。同时,项目还创新实施了“党建+安全生产”“党建+清风护航”工作模式,建立“每日隐患清零”机制,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我们以“清风护航”行动为契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构建一条能够经受住群众检验与历史评判的廉洁之路。

  千米隧道穿透山岭的轰鸣,是卓合二期奋进的号角;钢筋切割迸发的火花,映照着建设者智慧的光芒。以实干为笔,以安全为基,以党建为魂,卓合二期高速公路的建设者正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在陇原大地的生动篇章。这条未来通途,必将为区域经济腾飞铺设坚实跑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