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高质量发展】
以法治之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区法治环境和发展环境“双提升”
兰州新区报记者 史晓峰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以平安建设和主动创稳为牵引,坚持发展与安全“双统筹”、改革与法治“双驱动”,系统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新区”建设,以法治促公正、以法治优服务、以法治助发展,实现刑事治安案件人数“双下降”,法治环境和发展环境“双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兰州新区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平台职能,创新构建“检察+综治”模式,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公益诉讼举报中心”,推动检察职能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加快执行改革纵深推进,坚持“调解成功+主动履行”一体推进、“判后释理+执前督促”同时发力、“审判管理+执行建议”双管齐下,做实立审执一体化,执结案件同比增长4.91%,执行到位金额同比增长3.41%,推动从“末端执”走向“前端治”,不断深化执源治理。
兰州新区全面落实甘肃省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建设清单,实行审判运行“周通报、月分析、季考核”,通过催、督、研“三步走”抓审执质效,司法鉴定案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5天,13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持续优化。强化检察监督,办理刑事、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225件,对侦查活动违法提出纠正10件次,制发检察建议65件,自主研发的法律监督模型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汇编》。率先建成投运公安接报案中心,严格“五级审核”,检察纠违、监督立撤案“零发生”。
同时,新区法院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及时将1063名个人及法定代表人移出限制高消费和失信名单;兰州市公安局兰州新区分局创新建立“安玉山税盾侦查工作室”,围绕“人证+物证+电子证据”侦查取证模式,全方位提升案件侦办质效,破获案件、挽损同比上升74%、50%。前置招商引资资格审核,向相关部门推送预警21家风险主体,合同诈骗下降44%;新区检察院扎实开展“检察护企”行动,办理案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和“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检察机关保障‘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司法协作机制”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消费领域公益诉讼赔偿金管理制度,检察公益诉讼消费维权机制入选全国优化消费环境工作试点。
兰州新区还创新选聘159名民辅警和法律工作者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及辅导员,实现法治副校长100%全覆盖。全面落实中小学“315”分钟法治教育机制,组织中小学学生代表走进政法单位开启“体验+”模式,常态化开展防性侵、防欺凌等专题教育。同步建成全省首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融合红色教育、志愿服务等多元形式开展活动百余场,覆盖学生10万人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28日兰州新区舟曲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结亲式”就业显成效
- 2025年08月28日尖山庙村蝶变记——从机场周边焕新看兰州新区乡村振兴
- 2025年08月28日兰州新区发出首批房屋征收安置房票
- 2025年08月22日【抵制高额彩礼 推动移风易俗】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打出“组合拳”推动婚俗改革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