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手段”与“绣花功夫”双轮驱动
甘肃生态“亮剑”成果显著

黄河两岸生态环境优良
每日甘肃网8月29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从案件“清零”到标准“织网”,从企业投保到制度创新,甘肃正以“雷霆手段”与“绣花功夫”双轮驱动,将生态损害赔偿制度转化为修复绿水青山的“真金白银”。记者从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482件,案件数量同比增长219.7%,涉及损害赔偿总金额5.9亿元,同比增长138%,为守护西部生态屏障注入强劲动力。
“生态赔偿+保险护航”双管齐下
省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二级调研员杨文川透露,目前,省级已梳理涉及环境损害案件线索清单,初核线索389条,并组织各市(州)生态环境局逐一现场对接。结合“九大行动”开展的“积案”清理成效显著,2024年前遗留的未结案20件积案已全部结案。
与此同时,全省4191家企业已完成环境风险评估,其中64家被评定为重大风险等级,293家为较大风险等级。通过初步遴选,558家企业被纳入参保范围。目前,我省已有269家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共计保费538.19万元,提供风险保障近5亿元,构建起“事前预防+事后赔偿”的生态安全防线。
地方标准体系构筑绿色治理“硬标尺”
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需求,我省积极探索研制特色重点行业铁合金、碳化硅、电石、马铃薯加工等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标准,黄河流域重点区污水综合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土壤污染调查标准,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生态修复规范等标准,征集储备标准项目80余项,推动地方环境标准体系持续优化。
截至今年7月,我省已累计发布实施各类地方环境标准33项,覆盖水、气、土、固废及自然生态环境多个领域。仅今年以来,就已推荐立项地方标准12项,报批发布6项,全方位推动了生态治理向标准化、精细化迈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赵文瑞 文/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28日聚力生态建设添新绿 深耕精细管护惠民生 兰州市持续推进“绿美兰州”建设提质增效
- 2025年08月27日成县 绘就生态画卷 奏响富民新曲
- 2025年08月26日张掖市水土保持成果让乡村收获生态红利
- 2025年08月21日张掖:筑牢西部生态屏障 书写绿色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