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牛产业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记者 王瑞霞 姚少艺
近年来,静宁县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立足资源禀赋,以牛产业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从零散养殖到规模发展,从单一养殖到全产业链布局,静宁牛产业的崛起,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在静宁,牛产业的蓬勃发展在一个个村庄的实践中逐步展开,司桥乡席湾村便是其中之一。凭借东西部协作的东风,席湾村锚定牛产业赛道,从资金争取、项目落地到规模扩张,一步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鲜活注脚。
在席湾村,甘肃耀辉欣茂农业有限公司如今已成为推动当地牛产业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2022年下半年,该公司负责人李海兵租赁了村集体的牛棚,从刚开始养殖70头牛,到如今养殖260头,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养殖基地。“借着东西部协作的好政策,我们发展肉牛养殖,既盘活了村集体资源,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让产业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李海兵干劲十足地说。
席湾村委会主任温岩介绍:“自结对帮扶以来,席湾村紧紧抓住东西部协作战略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因地制宜发展牛产业。全村现有肉牛养殖户39户,种植养殖合作社2家,养殖企业1个,养殖小区2个,全村牛存栏量196头,牛出栏量35头。通过肉牛养殖,带动席湾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司桥乡将牛产业作为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积极争取东西协作项目资金,建成集蔬菜种植、肉牛养殖、农机服务于一体的东西协作产业园,形成“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模式。该乡成立牛产业联合党委,创新“联建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席会议机制,带动全乡新增肉牛600头,发展5头以上养殖户112户,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让广大群众过上了名副其实的“牛”日子。
静宁县饲草资源丰富,养殖传统悠久。在东西部协作的扶持下,全县畜牧产业尤其是牛产业“量质齐升、链条延伸”,成为县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2022年以来,静宁县获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2652万元,精准投向畜牧产业关键环节,支持肉牛屠宰加工、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筑牢了根基。
精准扶持推动牛产业多维度发展。静宁工业园区内,投资1000万元打造的牛肉深加工冷链物流项目,建成全自动生产、智能配送等功能区,助力企业运营,推动屠宰加工产业向现代化发展。供港生态牧场投入122万元,升级供港活牛基地,融入绿色理念与智能设备,扩大养殖规模、提升牛肉品质,增强高端市场竞争力。
如今,静宁县持续深化与东部地区合作,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扶持与科技投入,培育龙头企业、拓展市场。从饲草种植到冷链物流,一条完整的牛产业链在成纪大地拓展延伸,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8月26日临夏州牛羊全产业链贷款余额超121亿元
- 2025年08月26日用标准筑基 携文化出海——兰州牛肉拉面加速迈上标准化品牌化新征程
- 2025年08月25日临泽:算好“牛菌肥”养殖模式绿色效益账
- 2025年08月21日天祝白牦牛获国家级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