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津甘携手谱新篇 山海情深促振兴——天津市红桥区对口帮扶合水县综述

 2025/09/05/ 15:53 来源:陇东报 记者 陆洋

津甘携手谱新篇 山海情深促振兴

——天津市红桥区对口帮扶合水县综述

合水县吉岘镇黄寨子村红桥小学学生在上体育课。

合水县津甘共建产业园内,工人搬运货物。

  每日甘肃网9月5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文/图 庆阳融媒记者 陆洋)自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天津市红桥区立足“合水所需”“红桥所能”,在协作资金、产业开发、人才交流、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方面倾力支持合水县,累计投入财政和社会帮扶资金3.6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85个,两地携手同心谱写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篇章。

  产业帮扶注入发展新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天津市红桥区立足合水县资源禀赋,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日前,走进合水县太莪乡关良村的辉腾养殖场,村民韩刚正在给羊添饲料。这座现代化养殖场是2021年在天津市红桥区的大力支持下,盘活村内20亩旧宅基地建成的,有保温棚、保温羊床、储粪场等设施。今年,韩刚通过多方考察,看准了奶山羊产业的发展前景,决定承包这座养殖场发展奶山羊养殖。

  近年来,关良村充分发挥传统养殖优势,借力红桥区帮扶资金,不仅建成了辉腾养殖场,还配套建设了技术服务站、实训基地各1处,新建奶山羊暖棚10座,扩建了星源奶山羊养殖合作社,并引进优质奶山羊115只。依托这些产业基础,关良村成功发展起了奶山羊养殖产业,并有效带动了全乡奶山羊产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良村今年还积极探索发展黑小米种植产业,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其中。“我们依托黑小米种植,争取帮扶资金40余万元,计划新建黑小米加工厂1处,通过进一步加工,改变黑小米以初级原料销售为主的现状。”关良村村委会副主任李锋说。

  太莪乡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抓手,借助天津市红桥区的帮扶,持续加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扶持特色村产业发展,并注重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如今,太莪乡以奶山羊养殖为主导,黑小米、玉米等特色种植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日趋成熟。

  “自2021年以来,天津市红桥区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大力扶持乡上发展,投资180万元实施关良村产业路建设项目;投资438万元建成标准化奶山羊养殖场、技术服务站和实训基地,为奶山羊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控、奶质检测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乡奶山羊产业年收入达300万元以上。”太莪乡副乡长赵亮博说。

  民生改善筑牢发展强支撑

  天津市红桥区特别关注合水县的“一老一小”问题。吉岘镇黄寨子村的许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为了让村里的老人能够安享晚年,红桥区投入专项资金,集中对旧村部进行改造,建成了互助幸福院,并新建活动中心、广场、廊庭,改建了厕所、食堂等。互助幸福院投入运营后,老人们有了可以居住、吃饭、休闲活动的场所。

  红桥区的帮扶,不仅温暖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还点亮了孩子们的求学路。

  走进吉岘镇黄寨子村红桥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摆放着崭新的桌椅。该校原为合水县黄寨子逸夫小学,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教育教学条件落后。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红桥区先后投入大量帮扶资金,新建了教学楼、综合楼,配备了智慧校园设施,让孩子们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通过天津市红桥区的帮助,我们学校建成了三层教学楼一幢、两层综合楼一幢,还配套了科学实验室、舞蹈室、电子阅览室、书法教室等,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现在,孩子们每天都能在宽阔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黄寨子村红桥小学校长张万信说。

  人才交流架起发展“连心桥”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天津市红桥区坚持“智志双扶”,通过人才交流与培训,为合水县培养带不走的专业队伍。

  曹霞,这位来自天津市红桥区铃铛阁社区的主治医师,来到合水县后快速融入了当地的医疗团队。在儿童保健方面,她优化了0-6岁儿童体检流程,传授营养评估和发育迟缓识别技能;在妇女保健领域,她系统讲解孕产全程保健知识,规范常见病诊疗标准,为妇女儿童筑起健康防线。“预防保健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围绕人民健康,我们后期将开展营养指导、保健指导及相关培训。”曹霞说。

  同样,在合水县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天津市红桥区的医疗帮扶专家张继雯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深厚的专业造诣,针对门诊常见病症,进一步规范了诊疗方案。同时,她积极拓展新技术,着力填补合水县中医医院妇科微创诊疗技术的空白,为全县广大女性患者带来了先进的诊疗理念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张医生医术精湛,仁心仁德,深受患者信赖。她还致力于传承中西医文化,她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合水县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副主任医师段文锦说。

  天津市红桥区通过实施“组团式”驻点帮扶、智慧医疗远程会诊、重点专科集群建设、“师带徒”人才培育等帮扶模式,促进合水县医疗事业均衡发展,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获得感。红桥区还坚持科学选派、精准选派,围绕合水县实际需求,选优派强干部人才,构建起干部“双向互派”、人才“双向交流”、资源“双向共享”的干部人才支援机制。

  园区共建打造发展新高地

  九月的陇东,硕果盈枝。合水县津甘共建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该产业园是天津市红桥区与合水县开展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成果之一。2017年以来,两地秉承“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的理念,以培育壮大县域经济为目标,用“小园区”撬动“大产业”。

  天津市红桥区投入帮扶资金,重点用于建设产业园的网货加工中心、苹果分拣线及保鲜库、鲜乳湿法生产线等项目,解决了合水县农产品有产业无链条的问题,实现了初级农产品向商品的转化。

  “合水县农特产品丰富,但是农产品的输出需要标准化车间,通过红桥区的帮扶,合水县的农特产品实现了标准化输出。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目前我们企业用工就有60人左右。”庆阳陇象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向洲说。

  合水县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发展奶山羊养殖,但鲜羊奶保质期短、生产标准高,加之当地长期缺乏加工企业,鲜奶只能运到外地加工。针对这个情况,红桥区帮助产业园新建了日加工50吨鲜奶的鲜乳湿法生产线,解决了鲜羊奶滞销、鲜羊乳无法加工成羊奶粉的难题。

  津甘携手,山海情深。天津市红桥区与合水县已携手走过八年历程。八年来,实施的项目覆盖了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人才交流等多个领域,从奶羊良种繁育中心到电子商务创业园,从互助幸福院到标准化小学,从医疗人才支援到劳务协作培训,一个个帮扶项目在合水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共同谱写出了东西部协作的动人乐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